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广州市沿海防护林空间布局研究

陈勇  孙冰  廖绍波  王海勇  范黎明  胡传伟  庄梅梅  
【摘要】:基于样线踏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广州市海岸线海堤内侧300m范围内的用地现状及植被特征,将宜林建设区域区分为涌口防护林、新造基干林带、护路护岸林、红树林、管护恢复等5种建设类型。各类型的空间布局以带状走廊格局为主、点状散落布局为辅,构成点、线复合的框架式网络结构。同时,依据各类型的主导功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树种和配置模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林业实用技术;2005年10期
2 周生贤;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J];求是;2005年15期
3 陈宏观;杨晓君;杨浩波;丁阳升;;江苏沿海防护林生态补偿改进机制探讨[J];环境保护;2010年17期
4 陈端钦;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1998年03期
5 齐联;国家12个部门联合举办的一项大型宣传活动“关注森林——绿色海疆万里行”启动[J];国土绿化;2005年07期
6 姜华先,李萍,赵克,姜庆娟;浅析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J];山东林业科技;2000年S1期
7 周柳青,李爱英,梁银凤;浅谈加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J];广东林业科技;2003年04期
8 王贵霞,李传荣,杨吉华,许景伟;山东省沿海防护林体系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2期
9 杨华;;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连云港召开[J];浙江林业科技;2006年05期
10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林业实用技术;2005年08期
11 汪洪清;;长江流域综合开发性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1989年02期
12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度全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目标考核情况的通报[J];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24期
13 张铭新;;以沿海县为单位建设防护林体系的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1988年02期
14 ;卷首语[J];中国林业;2005年14期
15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木材加工机械;2005年03期
16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指挥部成员的通知[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16期
17 陈端钦;;完善沿海防护林体系 建好海峡西岸绿色屏障[J];中国林业;2006年06期
18 陈汉坤;;“国家森林城市”部分评价指标的解读与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03期
19 季金;;构筑沿海千里绿色屏障[J];宁波通讯;2010年06期
20 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在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J];热带林业;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孙冰;廖绍波;王海勇;范黎明;胡传伟;庄梅梅;;广州市沿海防护林空间布局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喻忠恩;;岭南国语教育重镇:广州市立国语讲习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刘松龄;;地铁站建设带动下城中村地区改造策略——以广州市嘉禾地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林长清;;广州市生长异常儿童膳食模式的研究[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5 梁小红;王庆雄;袁广德;何跃飞;孙慧君;陈丽红;廖双丽;李杞梅;王捍红;;广州市孕妇碘营养状况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彭涛;王建军;李晓晖;易晓峰;;论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基于城市发展供需关系的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郭红雨;蔡云楠;;广州市城市色彩控制方法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彭涛;;论大城市外围地区的二重性特征与对策[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罗强生;陈其琛;梁志强;李妙琼;;广州市2000—2005年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郭沈昌;许律西;;怀念莫淦明教授[A];江苏民政医学2000论文资料汇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贵;广州市林火动态监测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2 刘燕舞;论城市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黄永东;城市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4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苏建忠;广州城市蔓延机理与调控措施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6 朱丽;广州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段菁春;广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分布和穗港大气颗粒中有机碳/元素碳的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何歆;广州市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娄全胜;基于GIS的广州森林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10 刘君峰;大气细粒子化学组分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实时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迎东;广州市大型屋苑社区体育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卢伟忠;广州市国税局税源精细化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于爱江;对广州市幼儿教师三个基本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伟坚;广州市木本花卉发展现状及对策[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曾珏霞;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下的住区分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彭昕;广州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及其范型的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李翠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潇;城市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房春丽;建国初期广州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1950-1953年)[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周艳星;1925~1926年广州市户口调查述论[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佳龙;仙居加快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N];台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惠兰;辽宁率先启动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N];经济日报;2006年
3 胡宇澄;杭州扶持沿海防林建设[N];中国花卉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翰林 通讯员 杨轩;自主创新的绿色乐章[N];科技日报;2005年
5 魏盼生;大项目带动大造林[N];汕头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云峰;沿海防护林体系:海疆的绿色屏障[N];辽宁日报;2008年
7 于猛;我国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8 严冰 袁玥;让海岸线“绿”起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9 记者  牟同飞;建设绿色屏障 增强富民能力[N];台州日报;2006年
10 陈培栋;广东加固“绿色长城”建设[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