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分类系统与评价(Ⅱ)——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分类与评价
【摘要】:从贵州喀斯特山地气候、母岩-地貌-土壤系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坡耕地土壤特性、现有森林植被等方面分析其对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分类的影响,通过主控因素建立了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逐级控制的9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亚区)、立地小区、立地类型区(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和立地变型。将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划分为3区10亚区16小区。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立地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潜力,进行了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和立地变型的立地质量评价,并讨论了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分类系统与评价的特殊性和实际应用。
|
|
|
|
1 |
;政务了望[J];四川政报;2000年19期 |
2 |
程向红;丰智慧;;钱江源头退耕生态治理新模式[J];绿色中国;2007年19期 |
3 |
刘明远;;泉河大队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经验[J];新农业;1973年15期 |
4 |
杨子生;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退耕还林问题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4期 |
5 |
董捷;坡耕地与林地价值比较研究──兼论退耕还林的效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5期 |
6 |
王震洪;;黔滇交界区坡耕地分区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
7 |
郑铁军;黄信川;张忠军;;北安垦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06期 |
8 |
赵存兴,刘健;榆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研究[J];资源科学;1989年05期 |
9 |
刘民权,郭瑞平;坡耕地农田经济林配置模式研究[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96年02期 |
10 |
杨子生;长江上游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简介[J];山地学报;1999年S1期 |
11 |
郭坤赤;;当前退耕还林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林业经济;1999年03期 |
12 |
崔树国,贺生云;宁夏坡耕地调查评价分析与生态退耕政策建议[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3 |
张雁,雷激,覃开阳;广西田东县生态退耕经济效益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04期 |
14 |
魏永霞;;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农业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年02期 |
15 |
程向红;汪婵娟;;来自生态县的呼声[J];浙江林业;2007年11期 |
16 |
顾仁德,尹加峰,邓玉江,刘国君,田质荣,李日欣,陈希锋,张润如,刘景国,王景超,于希斌,王兆军,韩加龙,陈亚琴;坡耕地垄作区田技术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年01期 |
17 |
李方宇;;大力实施退耕还林 努力提高林业效益[J];林业经济;2001年11期 |
18 |
丁卫红;毕节地区坡耕地生态退耕问题分析[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
19 |
谭景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应处理好几个关系[J];实践;2003年09期 |
20 |
于治平;;搞好退耕还林还牧,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J];华北国土资源;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