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砂质碎屑流沉积特征与模式:以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为例
【摘要】:莺歌海盆地东方气田莺二段发育有浅海砂质碎屑流,对其沉积特征与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岩心精细描述入手,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地震剖面、地球化学实验,综合分析国内外重力流研究进展,确定了研究区内浅海砂质碎屑流的岩心、测井、地震相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区沉积背景,进一步探讨了东方气田莺二段ⅡL、ⅢU气组浅海砂质碎屑流的沉积模式。研究发现该区砂质碎屑流的岩心相为富漂浮泥岩碎屑的块状砂岩、"泥包砾"等典型砂质碎屑流特征;测井相上表现为齿化现象十分严重的逆粒序漏斗型及无粒序钟型-漏斗型复合型特征;地震相上表现为中振幅平行席状反射和低频平行-亚平行空白反射特征;剖面上呈席状和平缓透镜状展布。研究厘定了研究区砂质碎屑流为西侧三角洲前缘由于风暴作用引起沉积物滑塌再搬运和北侧红河洪水重力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浅海砂质碎屑流沉积模式。
|
|
|
|
1 |
丁中一,杨小毛,马莉,谢顺兴;莺歌海盆地拉张性质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
2 |
张泉兴;胡忠良;;莺歌海盆地地压气模拟实验[J];中国海上油气;1990年01期 |
3 |
杨东辉;童亨茂;范彩伟;肖坤泽;王朝阳;;莺歌海盆地构造转折界面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9年03期 |
4 |
关成尧;赵国春;刘翠;白相东;;莺歌海盆地形成的约束条件及动力学模式[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9期 |
5 |
沈平,陈践发,陶明信,张同伟,张启明,张泉兴,黄保家;莺歌海盆地天然气气源及运移的地球化学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6年01期 |
6 |
祖家琪;南海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J];天然气工业;1994年02期 |
7 |
黄光凯;莺歌海盆地钻获高产气井[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4年03期 |
8 |
笑珊;新书介绍——《莺歌海盆地石油地质论文集》[J];地震地质;1993年03期 |
9 |
罗鸣;黄熠;陈良;李炎军;;莺歌海盆地高温高压气井水泥浆研究与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36期 |
10 |
单家增,张启明;莺歌海盆地泥底辟的成因机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年02期 |
11 |
李芳;郭伟;刘仕友;;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储层孔隙度定量预测方法研究[J];海洋石油;2019年02期 |
12 |
刘爱群;陈殿远;任科英;;分频与波形聚类分析技术在莺歌海盆地中深层气田区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1期 |
13 |
方胜杰;;南海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高温高压钻井综合提速技术[J];广东化工;2021年11期 |
14 |
刘仕友;李洋森;周凡;孙万元;付琛;;莺歌海盆地乐东区深层暗点型目标敏感属性优化方法[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年03期 |
15 |
张树林;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藏的四分量地震勘探[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5期 |
16 |
夏戡原,周蒂,苏达权,E.Flueh,叶三余,何汉漪,陈卫东,谢玉洪,王桂先,刘赛君,符干,王建新,陈金海;莺歌海盆地速度结构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J];科学通报;1998年04期 |
17 |
杨鹏;夏斌;蔡周荣;万志峰;黄强太;张勇;;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成因机制:与渭河盆地构造对比分析的启示[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06期 |
18 |
马光克;刘巍;陈殿远;张合斌;邓海东;;莺歌海盆地D气田气层连续性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J];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