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刘胜强  
【摘要】:本文以2004~2008年连续披露RD支出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RD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以公司规模为门槛变量时研究发现,只有当公司规模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董事会规模才与企业RD行为之间表现为一种"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并由此得出董事会规模的公司治理效应可能存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中的"低水平陷阱"现象;而以董事会规模为门槛变量时发现,最佳的董事会规模应为7人或者9人。研究还发现,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的增加对改善企业的RD投资决策未起到明显效果,独立董事"花瓶"现象仍普遍存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师文明;王毓槐;;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2 高群;;FDI技术吸收能力的金融市场发展门槛效应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11期
3 魏下海;张建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5期
4 吴信如;;金融发展的福利收益和“门槛效应”——一个动态最优增长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5 苏奕;纪彬;;技术门槛与在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6 李平;宫旭红;张庆昌;;工资上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存在性及门槛效应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朱福林;侯安栋;;中国服务贸易的门槛效应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谢罗奇;王双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80~2005年的经验数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谢罗奇;王双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FDI影响的实证分析:一个新视角[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冉光和;鲁钊阳;;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7期
11 杨俊;胡玮;张宗益;;国内外R&D溢出与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门槛的检验[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12 刘胜强;刘星;;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和信息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预测;2010年06期
13 察志敏;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报告[J];中国统计;2002年06期
14 彭中文;颜长春;;人力资本、R&D溢出与高技术产业聚集[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15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16 雷达;赵勇;;门槛效应、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7 钟娟;张庆亮;;金融市场发展对中国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18 钟惠波;许培源;;FDI的技术溢出:经验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19 张弘;寇宗来;;自主创新能力、专利许可与市场结构[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20 张立军;湛泳;;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及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强;;董事会规模对企业R&D投资行为的门槛效应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建;任尚华;金媛媛;;董事会资本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何晓虎;何伦志;;金融发展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吗?——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游家兴;罗胜强;;门槛与棘轮双重效应、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5 周畅;;自主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门槛效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唐清泉;徐欣;;企业R&D投资的价值相关性与不确定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吴林海;陈默;王晓莉;;R&D投入能力、企业特征、政府作用与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贺宝成;;实物期权在R&D中的应用及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立雨;我国R&D投入绩效评价与目标强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子峰;公司治理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杨春丽;网络化协作条件下R&D动态联盟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项歌德;R&D溢出效应的测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王秋菲;基于联盟视角的上下游厂商R&D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8 赵小华;成长型生产企业R&D项目组合动态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胡荣;低成本战略视角下信息不完全双寡头动态R&D竞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张永凯;全球R&D活动的空间分异与新兴研发经济体的崛起[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存丽;网络外部性下竞争企业的R&D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孙舒榆;开放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R&D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陈明强;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苗秀花;R&D合同的选择和代理人的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侯田;国际R&D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薛艳梅;R&D支出与企业成长性[D];山西大学;2010年
8 付含;FDI对中国R&D溢出效应的面板数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丽霖;治理结构、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黎鹏;我国高新技术产业R&D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平 陈玉明;不得低于30%:抬高房贷首付门槛效应有多大[N];湖南经济报;2006年
2 晶晶;“泛标准化”暗潮汹涌[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3 程实;大师杯再增上海底气[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肖波;央企改革者李荣融的光荣与梦想[N];证券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彬;成就斐然任重道远[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春莲;*ST宏盛公章“争夺战”揭秘[N];证券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晓鸣;“做大”之后如何“做强”?[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王松才;问责中冶恒通只有降薪是不够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湛轩业 译;第四届“维也纳山”砖建筑大奖揭晓[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记者 黄小桂;乳企首个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