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怡  
【摘要】:本研究按照1996国际清算银行(BIS)颁布的新资本适足率规范,以中国证券公司实际自营投资组合为样本,采用基于VaR的内部模型法估算各证券公司自营投资的市场风险和应计提资本,并以之检验中国证券公司新老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后的2006版资本监管制度比老制度有所改善,但对风险的反映不如内部模型法准确,中国监管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内部模型法。因主要品种风险折扣比率设置偏低,新制度平均低估证券公司自营风险29%,建议监管规则调整上海180指数股票、st类股票、基金投资、企业债、可转债等品种的风险折扣比率分别为10%、10%、9%、2%、4%。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其净资本覆盖所有风险,降低证券公司破产的可能性。新制度要求对各项业务计算风险准备,净资本应覆盖所有业务风险准备之和,反映了这一原则。但是,对于自营业务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不够充分,仅要求超过制度规定投资比例的自营证券计算100%的风险准备,未考虑持仓证券的现存风险。这使得净资本不能有效覆盖证券公司最重大的一项风险自营业务风险。较为合理的规定是,自营业务的风险准备金等于净资本计算规则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调整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薛菁;;公允价值的运用对证券公司净资本、自营业务带来的连环效应[J];知识经济;2010年10期
2 谷秀娟;何雷;;浅谈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防范[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10期
3 沈继银;刘金文;;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识别及处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03期
4 肖新华;刘冬荣;;我国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风险及防范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9期
5 王昕;殷仲民;陈俊尧;;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分析[J];经济问题;2006年12期
6 ;关于核准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自营业务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03期
7 李云亮;;我国上市证券公司自营风险量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8 张怡;田穗;;证券公司自营绩效评价与择时能力识别[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9 ;关于核准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自营业务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批复[J];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年04期
10 朱虹;证券交易风险的防范措施[J];审计月刊;2004年07期
11 于勇;;东北证券 自营激进致五月亏损 净资本要求制约发展[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4期
12 戴璐;四海;;玩倒“华夏”再玩“民族”?[J];英才;2005年09期
13 李云亮;;基于VaR模型的证券公司自营风险分析[J];西南金融;2009年11期
14 陈峥嵘;;证券公司对外开放疾进[J];银行家;2006年10期
15 扈爽妹;徐锡俊;;制约券商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09期
16 ;券商危情[J];银行家;2002年11期
17 王玉霞;新时期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战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18 巩惠玲,潘立生;我国部分证券公司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9 李雪苑;;我国证券公司的经营风险与防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0 杨琳;张富安;;XB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证券公司投资组合市场风险与适足资本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探析[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3 陈平;;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4 ;证券公司研究咨询业务发展的几个问题[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5 冯国荣;;证券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思路[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6 刘军航;赵惠芳;姚禄仕;;近年来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与亏损的关系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委托资产管理业务对证券公司经营的影响[A];证券业务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2年
8 何诚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与业务整合路径[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栾光旭;;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10 何诚颖;;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创新与业务整合路径[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新华;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刘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4 刘加;证券公司市场营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王叙华;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姜洋;中国证券商监管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何晓斌;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8 孙明明;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中的重组模式选择[D];复旦大学;2007年
9 何君光;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10 朱怀镇;基于CVaR的证券公司资本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健佩;招商证券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马文海;齐鲁证券公司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张伟;证券公司业务结构及风险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陈锦旗;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5 李白云;基于DEA原理的我国证券公司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6 朱建军;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温志浩;证券公司经营业务风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8 马成;入世后我国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9 代瑞瑞;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陶巍;我国证券公司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邦证券 于海峰;券商板块:反弹有望延续[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张勇;股票自营 东方证券5.5亿高额利润的因与果[N];经济观察报;2006年
3 袁京力;东方证券成败皆因自营 IPO陡增变数[N];财经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诗颖;申万、东方:好天气催生券商大赢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郝静;券商股“冬眠”[N];华夏时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李湉湉;基金券商打新资金将站同一起跑线[N];证券时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周琰 本报记者 邹愚;券商自营减仓忙 靠天吃饭模式未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本报记者 华观发;第一军团发飙 中信掀“龙头”效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陈洁;证监会新规严控券商自营风险[N];北京商报;2008年
10 本版编辑黄凡 蒋灿 万敏;2008券商中报面面观[N];证券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