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晓宇李桦  
【摘要】:本文简单回顾了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以乘波构形为气动外形的方案设计,对设计外形进行了气动力数值计算,并基于简化的推力模型进行了发射仿真,论证了发射方案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登成;李晓勇;胡孟权;;自由穿梭天地之梦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技术[J];国防科技;2002年11期
2 李云;;美国军方研制单级入轨航天器[J];国际太空;1991年04期
3 王长起;;航天运输用高超音速吸气式推进系统[J];飞航导弹;1993年03期
4 陈雪梅;;美国空天飞机推进系统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1991年01期
5 谭建国,徐万武,王振国;氢氧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优化分析[J];上海航天;2003年02期
6 旷武岳;;俄罗斯三组元发动机在单级入轨(SSTO)中的应用[J];火箭推进;1997年05期
7 李小平;葛李虎;;转换型发动机,一种应用于单级入轨/跨大气层运载器的混合型发动机方案[J];火箭推进;1997年04期
8 ;欧洲动力公司的扩散段可延伸喷管将会增加导弹的射程[J];固体火箭技术;1978年01期
9 刘侃;;用于战术导弹的现代火箭发动机——完成未来使命的关键部件[J];飞航导弹;1989年11期
10 杨乐平;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热试车数据处理软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1 S.Rosenberg;L.Schoenman;殷书平;;新一代航天器推进用高性能发动机[J];控制工程;1993年03期
12 蔡淑芬,张玉成,胡克娴,方蜀州;固体火箭发动机总冲精度预示与分析[J];推进技术;1996年02期
13 ;火箭发动机设计参数对喷管效率的影响[J];推进技术;1996年05期
14 黄敏超,吴建军,陈启智;模糊超体神经网络及其在火箭发动机故障分离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1997年01期
15 黄卫东,王克昌,陈启智;单级入轨推进系统试验优化与分析[J];上海航天;1998年01期
16 孔炜 ,朱春梅 ,冯顺山;火箭发射起始扰动仿真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8年01期
17 谭松林;;运载火箭发动机动力循环综述[J];火箭推进;1998年03期
18 谭建国,徐万武,王振国;渐变式三组元发动机实现单级入轨的最优控制[J];推进技术;2003年06期
19 苗慧,路宏年;火箭发动机厚层包覆质量的信号处理[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3期
20 琚春光;刘宇;;塞式喷管发动机的性能预示[J];宇航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宇;李桦;;新型单级入轨运载器方案设计与仿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何国强;张胜敏;胡春波;;Mg/CO_2火箭推进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1年
3 张凌云;赵培林;;火箭抛盖技术浅析[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4 肖永栋;任宝琴;;FRP应用于中小型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探讨[A];第十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樊久铭;刘钊;王秋生;邹经湘;;模态区间在火箭发动机故障检测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6 刘静;徐旭;;随机轨道模型在喷管两相流计算中的应用[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7 张纯良;张振鹏;;STPTS空间火箭发动机[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8 张庆雅;安联;杨光松;吴勋;任宁莉;;考虑蠕变松弛时火箭发动机法兰系统密封模糊可靠性分析[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9 苏维厚;赵秀超;张莉;唐敦义;;抗高过载发动机装药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10 禹图强;程谋森;;激光供能换热器概念设计及其性能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庆雅;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系统模糊可靠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李麦亮;激光光谱诊断技术及其在发动机燃烧研究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刘赟;变结构微小空间飞行器释放与运动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志军;基于激光雷达测量原理的火箭推力线测量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守强;膏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多次启动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家仙;膏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陈云云;高温复杂流场光学特性及其诊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修平;月面软着陆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测试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蒙正;运载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研究体系探讨[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3 梅建军;火箭弹动静态强度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李顺荣;BP网络在火箭尾焰测温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宋亚芳;复合增程弹火箭发动机延期点火系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晓锋;火箭发动机多参量测试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马云华;脉冲发动机测试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王红艳;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测试系统测力平台的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禹图强;激光供能火箭发动机换热器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梁科;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喷流消声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清 张明;新材料让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更“清凉”[N];中国航天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周玉兰 伏润之;探秘天宫之“心”[N];甘肃日报;2011年
3 晓丽;七单位联合研制火箭发动机[N];中国航空报;2002年
4 陈晓潮 邹华;春晖集团破解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测温难题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5 罗中明 周士林;苏联火箭发动机创始人格鲁什科[N];中国航天报;2000年
6 白水;雷凡培:太空展示中国[N];科技日报;2003年
7 许洪亮;两种新型火箭发动机整机热试车圆满成功[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邓怡;航天梦想从校园中放飞[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石勇;新冶钢航天航空用钢独占鳌头[N];黄石日报;2009年
10 马兰;伊朗“山寨”导弹大盘点[N];中国航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