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验证

李明  张汝麟  
【摘要】:概要描述了主动控制技术(ACT)及其工程实现的基础——电传飞行控制系统(FBWS)的起源、发展和应用情况。重点阐述了歼八ⅡACT验证机三轴数字电传/主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律设计与飞行验证。首先对实现主动控制功能基础的全时、全权限控制增稳系统,进行了扼要的讨论。接着,把讨论焦点集中于放宽静稳定性、飞行边界限制和直接力控制等主动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飞行验证结果与简要结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红波;蒲利东;罗务揆;;控制增稳系统对运输机阵风响应特性影响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7年06期
2 李洪毅;刘振钦;文俭;;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控制律研究[J];飞行力学;1988年03期
3 谭茹;;民用飞机横航向控制增稳系统设计方法研究综述[J];科技视界;2017年10期
4 潘高志 ,林道垣;参数平面法及其在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5 冀敏;;高阶控制增稳系统等效拟配参数时域在线辨识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10期
6 肖顺达,章卫国;飞机侧向参数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航空学报;1986年01期
7 李洪毅;刘振钦;;控制增稳系统与飞行品质[J];飞行力学;1984年01期
8 雷良辅,姜广伦;飞机在变高度和变马赫数下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9 姜广伦,安锦文,戴宁;直升机控制增稳系统的一种综合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1997年05期
10 刘振钦;;控制增稳系统改善飞机横航向模态特性的能力[J];飞行力学;1989年03期
11 肖顺达,王伟;数字式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研究[J];信息与控制;1986年06期
12 唐永哲;武装直升机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J];航空学报;1998年02期
13 唐永哲;武装直升机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J];飞行力学;1997年04期
14 肖顺达,余里宁;飞机纵向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一种简捷设计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15 刘振钦;;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的相容性分析[J];飞行力学;1992年04期
16 刘振钦;;控制增稳系统参数对飞机纵向飞行品质的影响[J];飞行力学;1991年03期
17 王艺兵,施发敏;人机组合飞机控制增稳系统最优化设计(英文)[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8 凌和生;美标SAE ARP1181A修订浅析[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1991年06期
19 杨雨;陆宇平;;基于飞行品质的飞机控制增稳系统参数估计[J];航空计算技术;2011年02期
20 张翔伦,李志信;飞机横侧向CAS控制律解耦设计[J];飞行力学;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明;张汝麟;;我国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验证[A];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C];2001年
2 侯世芳;张科昌;张峰;杨博文;孙曦;;基于ARINC429总线的仿真系统环境设计[A];2016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张曙光;朱忠涛;陆艳辉;;翼身融合无尾客机布局横航向飞行动力学分析和控制设计[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庆仟;轻型歼击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冀源;电传操纵系统自动化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3 陈创;主动控制技术在大型民用飞机上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张帅;操稳特性快速评估及其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