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特定粒径奈米级釔铝石榴石粉末的裂备研究

洪辰宗  曾國寅  游佩青  顏富士  
【摘要】:以Y_2O_3与Al_2O_3粉末为原料合成YAG粉末时,YAG粉末之粒径可运用适当粒径之Y_2O_3粉末方便获得。本研究根据通去研究,推知因YAG的合成机制与铝成份之进入氧化钇结构而形成有关,而合成所得YAG粒体之粒径又应为原Y_2O_3粒径的1.24倍,故在能提供充分Al成份参与反应条件下,可藉Y_2O_3原料粉末之粒径获得1.24倍粒径的YAG粉末。实验采用四种(100、200、300、及400 nm)粒径之Y_2O_3粉末与200 nm之α-Al_2O_3粉末混合,经煅烧后观察YAG相生成业并藉以获得粒径1.24倍之YAG粉末。设定热处理温度为1 350至1500℃。间隔温度50℃。为避免所得YAG粉末粒体间产生蠕虫状聚集粗化,合成反应尽可能仅使接面控制(Interface control)机制发生。因而采用快速及高温热处理法。如此可于1500℃高温配合5-10分鐘持温处理得到预定粒径在100~500 nm之YAG粉末。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光明,何立芳,张筑元,刘绍璞;四种新偶氮染料合成、FT-IR和FT-R表征及性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6期
2 岳淑美,朱东升,戴慧聪,潘华德,安旭唤;1-[(Z)-2-(-苯基二溴化锡基)乙烯基]环戊醇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分子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3 张复兴;相转移催化合成羧酸苄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4 李洪宽,邓丛蕊,杨国生,黄慕斌;丁基化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及色谱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1998年05期
5 魏太保,顾生玖;甘氨酰甘氨酸的简便合成方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尹汉东,王传华,马春林;三苯基锡(Ⅳ)四氢吡咯荒酸酯的合成、表征、性质及晶体结构[J];化学世界;2003年06期
7 照那斯图,沃联群,吴卫平;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新方法[J];化学世界;2003年09期
8 朱金华,沈伟,徐华龙,周亚明,余承忠,赵东元;水热一步法合成Ti-SBA-1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王明雄,娄兆文,陈旭光;钴(Ⅱ)、镍(Ⅱ)、铜(Ⅱ)、锌(Ⅱ)与水杨醛缩异烟肼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0 赵玉莲;黎明;;肉桂酸异戊酯的合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1 廖畅生;磷酸锰钴铝(MnCoAPO—5)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S1期
12 陈行琦,吴耀勋;Schiff碱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09期
13 朱志平,刘景福,赵本良;镧系元素的双—(9-钨-2钼硅)杂多酸钾的合成与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1991年04期
14 张悠金,谢复新,徐济德,倪诗圣;二苯并三氧二氮穴醚及其Na(Ⅰ)、Cu(Ⅱ)和Co(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1993年01期
15 周华方;BTAPG的合成及其显色反应的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16 蓝仲薇,陈姜涛,余孝其;某些新型冠醚-卟啉化合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94年05期
17 杨金田;碲氢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5期
18 龚剑,姜虹;铌钼钨磷酸盐与DMF加合物的合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19 郎建平,郁开北,忻新泉;新型二维七核簇合物[WS_4Cu_6Br_4(Py)_4]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96年03期
20 董学文,罗玉忠,郁开北;环戊烯配位的羰基钌簇合物Ru_3(CO)_9(C_5H_6)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199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辰宗;曾國寅;游佩青;顏富士;;特定粒径奈米级釔铝石榴石粉末的裂备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顏富士;洪辰宗;游佩青;;異粒径奈米级氧化釔氧化铝粉末合成釔铝石榴石的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艳侠;郭洪臣;袁胜华;邹龙江;;小晶粒ZSM-5沸石分子筛的合成条件探索[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4 庞宏伟;肖志友;朱必学;;新型Salen大环化合物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李众飞;倪新龙;陶朱;薛赛凤;祝黔江;张云黔;;四环己基取代六元瓜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刘娟;王喜存;;双2,6-二取代吡啶基酰基硫脲及酰氨基硫脲的合成[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7 郑爱霞;尚海;郎建平;;季铵盐型两性硫酚d~(10)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8 陈学安;杨纯艳;常新安;臧和贵;肖卫强;;几个五硼酸盐Na_3MB_5O_(10)(M=Ca,Mg,Zn),Na_2KSrB_5O_(10)和K_2NaZnB_5O_(10)的合成和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田金花;杨华;王立升;;壳寡糖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张来新;张辉;杨琼;;开链冠醚衍生物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喜;具有胺基稀土/苯硫酚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反应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乔澍;芳香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商云帅;以高岭土为原料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其氮氧吸附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马玉道;含氮杂环卡宾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催化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杨波;功能糖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立体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杨军校;苯并环丁烯单体的合成及其聚合物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李建章;冠醚Schiff碱及冠醚异羟肟酸仿加氧酶和仿水解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周子彦;齐聚对苯撑乙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光电性能及理论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江国华;支化聚合物的合成、自组装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高宗永;液晶环氧低聚物的合成及其改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研博;构象固定的多羟基生物碱的合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丽珍;水溶性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卫敏;长链烷基脯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Aldol反应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白淑珍;1’-烷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王新增;含全氟丁基磺酰亚胺侧链聚磷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思;含全氟环丁基新型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D];东华大学;2006年
7 蒋庆龙;紫精类电致变色材料的合成及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张亮;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自组装[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欣;咪唑类离子液体合成及铝的电沉积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延辉;非水解溶胶—凝胶法制备ZrSiO_4/C色料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有机分子合成有了“流水线”[N];科技日报;2010年
2 汪海 记者 王春;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物质合成“一步到位”[N];科技日报;2009年
3 汪海;多个反应同时进行 物质合成“一步到位”[N];上海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 张浩 刘霞;俄美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N];科技日报;2010年
5 记者 张浩;俄科学家将合成第117号新元素[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辛晓 罗阿华 通讯员 潘蕾;赫克:合成复杂大分子的“大师”[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班玮;化学元素大家族又添新丁[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主讲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春辉 整理 嘉星一族;化学元素“合成”的生活[N];北京科技报;2011年
9 记者 王燕宁 通讯员 徐少亚 杨芳;我国合成出新催化材料并发现其液固相转变催化体系[N];科技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常丽君 刘霞;按需设计化学品[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