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钨/氧化钛溶膠凝膠薄膜之气体感测性质研究
【摘要】:本研究于氧化钨溶凝胶中,添加10%的二氧化钛溶凝胶,煅烧后可得形成氧化钨/氧化钛复合粉体。所得粉体,以X光绕射分析、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分析、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分析、光学特性分析等仪器进行粉体之基本性质与结构检测。随后将氧化钨/氧化钛复合粉末披覆于气体感测电极上,进行气体感测之各种相关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添加10.0%氧化钛之氧化钨/氧化钛,由100℃的ε-WO_3单斜晶结构,随著热处理温度达到300℃,慢慢转变成三斜晶的δ-WO_3。比较不同参数的粉体,添加10.0%氧化钛之氧化钨/氧化钛,在感测性质上,有较优异的表现;于200℃,3 ppm之NO_2下,灵敏度为29.9。而在150℃,相同浓度下,有最佳灵敏度为86.1。
|
|
|
|
1 |
彭大龙,李坚;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钛矿物中的氧化钛和氧化铁[J];有色矿冶;1996年04期 |
2 |
胡连荣;氧化钛引发的光清洁革命[J];知识就是力量;2002年10期 |
3 |
徐康,贺红亮,谭华,刘建军;冲击波温度和压力对二氧化钛相变的影响[J];高压物理学报;1997年01期 |
4 |
黄世震,林伟,赖云峰,陈知前;纳米WO_3材料NO_2气敏特性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5 |
童少平,冷文华,张昭,张鉴清;直接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电极的研究Ⅱ.光电性能[J];化学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
6 |
陈济美;氧化钛交联累托石的制备与特性研究[J];矿物学报;1990年02期 |
7 |
苗升明;不同熔(溶)矿方法对硅酸盐岩石中氧化钛分析结果的影响[J];江苏地质;1995年03期 |
8 |
王飞;陈苗;;氧化钛对镁质浇注料抗渣侵蚀性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
9 |
冷文华,张昭,成少安,张鉴清,曹楚南;直接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薄膜电极的研究 Ⅰ .制备、结构和电化学性质[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
10 |
陈海珍;纳米氧化钛-乙二醇溶胶溶液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4期 |
11 |
徐兆华;盛奕;;由钨锰铁矿提取高纯度氧化钨[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59年05期 |
12 |
钟迪生;光学性能可变换薄膜的研制状况(2)[J];红外技术;1999年06期 |
13 |
钟迪生;光学性能可变换薄膜的研制状况(3)[J];红外技术;2000年01期 |
14 |
;湖北民族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研项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5 |
王逢和;透明陶瓷及其制造方法[J];安徽科技;1995年06期 |
16 |
任铁真;袁忠勇;苏宝连;;PEO-表面活性剂辅助醇热或水热合成分级介孔氧化钛材料(英文)[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7 |
许宜铭;马桂林;;水溶液中Ag(Ⅰ)的WO_3催化光致还原[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
18 |
康明阳;曹传宝;许兴燕;廖波;;熔盐法制备WO_3一维纳米结构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科学通报;2007年21期 |
19 |
袁嘉国;章俞之;乐军;宋力昕;胡行方;;氯醇盐溶胶-凝胶法纳米结构氧化钨薄膜的光谱学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
20 |
王静云;马翠丽;包永明;;脂肪酶仿生固定化及性质[J];分子催化;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