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ETS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粒径谱与质量粒径谱演变
【摘要】:建立了一个模拟室,应用 SMPS 对 ETS 亚微米颗粒物的粒径谱演变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发现,ETS 颗粒物的数量粒径谱和质量粒径谱的演化有类似的递减趋势,但其浓度衰减率有明显的不同。分析得知,由于在演化过程中 CMD 和 MMD 是动态变化的,并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获得凝并和沉积损失率。
|
|
|
|
1 |
孙在;黄震;王嘉松;;亚微米颗粒物的沉积与凝并的模拟与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
2 |
孙在;黄震;王嘉松;;蜡烛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因子[J];环境化学;2007年03期 |
3 |
赵毅;沈艳梅;;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形成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08年05期 |
4 |
黄敏;;基于多目标优序决策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方案确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5 |
孙在;黄震;王嘉松;;封闭腔体内气溶胶的数量粒径谱演变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07年03期 |
6 |
沈振兴;韩月梅;周娟;曹军骥;李旭祥;刘随心;;西安冬季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
7 |
叶翔;李炎;黄邦钦;胡毅;陈坚;;2004年夏季台湾海峡上升流海域悬浮颗粒物粒径谱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年02期 |
8 |
史晓琳;;碳排放配额价格理论研究述评[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2期 |
9 |
张茉楠;;加快经济转型 全面应对碳关税冲击[J];开放导报;2011年04期 |
10 |
马栩泉,毛宗强,林登彩,赵凤钦,魏岗,公锡泰,孙世仁;2英寸脉冲筛板柱萃取分离镍钴的传质研究[J];有色金属;1986年01期 |
11 |
胡敏,赵云良,何凌燕,黄晓锋,唐孝炎,姚小红,陈泽强;北京冬、夏季颗粒物及其离子成分质量浓度谱分布[J];环境科学;2005年04期 |
12 |
孙昌年,陈建新,曾宪周,车建美,汤国魂,黄发泱,王樨德,王明星,吕位秀,任丽新;利用PIXE技术进行大气气溶胶的元素成分分析[J];核技术;1989年11期 |
13 |
黄嫣旻;束炯;魏海萍;王强;;工业区铺设道路的扬尘估算与地理信息系统[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
14 |
王海霞;陈新华;李海洋;;空气及蚊香燃烧产生的亚微米气溶胶的粒径谱[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0期 |
15 |
李令军;李金香;辛连忠;李海军;魏强;;北京市春节期间大气污染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
16 |
朱春;张旭;;机动车细微/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排放因子隧道实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7期 |
17 |
于连生;海洋环境要素的声光集成测量[J];海洋技术;2000年03期 |
18 |
朱春;张旭;Morawska Lidia;;机动车细微颗粒物及气体污染物排放的隧道实测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5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