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文阁  
【摘要】:液体中粒子计数测量常采用电导法(库尔特法)和光阻法.此类仪器在日常校准或计量检定时,必须使用具有已知颗粒计数浓度的标准物质作为计量标准.本文介绍了粒了计数浓度粒度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定值方法及其不确定度分析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云巧;;无机成分纯物质常用定值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计量;2010年02期
2 钱耆生,陈华;强化化学测试量值溯源性的管理 以纯度标准物质替代“基准试剂”[J];中国计量;1998年03期
3 ;标准物质及其特点[J];物理通报;2001年04期
4 刘清贤;标准物质的管理与量值溯源[J];现代科学仪器;2002年01期
5 纪亮;;国家化学测量溯源急需标准物质研究项目通过验收[J];中国计量;2007年11期
6 杨淑丽,赵志鸿,武哲,张玉龙;化学计量研究进展[J];化学分析计量;1997年01期
7 ;国家计量院被授予标准物质研究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J];中国计量;2008年04期
8 塔依尔·斯拉甫力;推广使用标准物质 深化新疆计量改革[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王庚辰,张文阁,罗平;校准试验筛用的标准物质及应用[J];计量技术;1996年06期
10 武哲,蒋文钧;计量学和标准物质对化学计量溯源性的作用[J];化学分析计量;1997年01期
11 蒲瑞丰;认证实验室与标准物质[J];标准化报道;1999年03期
12 本刊编辑部;;“标准物质与分析技术”栏目征稿启事[J];中国计量;2008年06期
13 李纪辰;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理解和应用[J];中国计量;1999年02期
14 李洁,张穗忠,徐汾兰;浅谈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J];钢铁研究;2004年06期
15 李云巧;发展化学计量的几点设想[J];中国计量;2002年04期
16 朱济洲;ISO10012体系中的标准物质[J];工业计量;2002年03期
17 孙玉芝;;“标准物质描述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及试点应用”项目通过验收[J];中国计量;2006年06期
18 本刊编辑部;;“标准物质与分析技术”征稿启事[J];中国计量;2008年02期
19 李纪辰;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的理解和应用[J];材料工程;1998年11期
20 ;动态与信息  [J];计测技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文阁;;计数浓度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2 宁日波;;单因素F法在均匀性检验中的应用问题探讨[A];'2002全国光谱分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盛克平;何宝林;杨伟浩;;纳米长度测量的标准化研究[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吴立敏;王晓艳;盛克平;;光子相关法粒度分析国家标准制订的编制说明[A];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2008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冯建文;施俊;;火焰光度计的钾元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C];2007年
6 付慧莉;栾兆亮;陈传霞;吴春明;;用软件统计技术实施实验室质量控制[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福根;郭华;;关于粉体粒度标样的思考及初步实践[A];第六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戚健民;周美荣;;期间核查中“休哈特Shewhart控制图”的应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从ASTM D 3985等压法数据溯源看压差法的权威地位[N];中国包装报;2007年
2 ;透气性测试标定参考膜介绍[N];中国包装报;2007年
3 ;等压法透氧仪标定方法的解决方案[N];中国包装报;2007年
4 ;关于等压法透氧仪设备标定的探讨[N];中国包装报;2007年
5 赵江;复合包装溶剂残留量检测的必要性和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7年
6 兰光实验室;传感器法透气性测试标准中的几个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7年
7 张鹏程;严格执行国家新标准保障食品包装质量[N];中国包装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