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方案对抗头低位卧床肺功能变化

郭英华  郭娜  刘长庭  王俊锋  孙喜庆  樊尚春  王德龙  王常勇  杨长斌  张玉  卢东源  姚永杰  
【摘要】:正目的:探讨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方案对抗模拟失重对人肺功能影响中的作用。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人工重力对抗组,每组6人。采用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卧床持续96小时,分别测定试验前、-6度卧位24小时、-6度卧位48小时、-6度卧位72小时、-6度卧位96小时和结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延军;严洪;邢雷;曹中平;;60d-6°头低位卧床指端光电容积波的形态变化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2 史亮;牛忠英;王林杰;张丽芬;汤楚华;师天鹏;包博;于洋;马传传;;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最大咬合力及咬合速度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3 谈诚;曹毅;张丽芬;袁敏;王惠娟;牛东滨;赵琦;李志利;陈文娟;杨鸿慧;王林杰;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立位耐力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4 陈思佚;赵鑫;周仁来;王林杰;谈诚;;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个体情绪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5 王林杰;张丽芬;李志利;杨鸿慧;王惠娟;陈文娟;唐国华;王峻;周湘杰;窦跃龙;李莹辉;白延强;;女性15d头低位卧床实验的组织实施与医学监督[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6 王林杰;张丽芬;窦跃龙;周湘杰;陈文娟;袁敏;赵琦;刘书娟;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女性腰椎X线影像变化及防护效果[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7 刘彦;张丽芬;耿卫艳;王林杰;汤楚华;施生根;牛忠英;;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唾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8 刘炳坤;陈文娟;李志利;祝郁;张丽芬;周湘杰;王林杰;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运动心肺功能影响及对抗措施效果[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9 姚茹;赵鑫;王林杰;谈诚;周仁来;;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抑制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10 李志利;唐志全;王林杰;谈诚;杨鸿慧;袁敏;陈文娟;王惠娟;唐国华;李莹辉;白延强;;15d-6°头低位卧床对女性下肢肌肉体积的影响及对抗措施的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4期
11 贺鹏梓;;《红色星球》 追求严谨的科幻影片[J];太空探索;2011年07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英华;郭娜;刘长庭;王俊锋;孙喜庆;樊尚春;王德龙;王常勇;杨长斌;张玉;卢东源;姚永杰;;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方案对抗头低位卧床肺功能变化[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原;孙喜庆;杨长斌;张玉;耿捷;;4天头低位卧床期间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喜庆;杨长斌;耿捷;王永春;;人工重力生物医学问题及应用前景[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秦海波;王峻;白延强;吴斌;刘学勇;景晓路;刘芳;;60天-6°头低位卧床对受试者情绪的影响[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蒋美姣;钱锦康;辛冰牧;巴福森;吴元亮;;多媒体显微诊断仪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头低位卧床反应观察[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费锦学;张宝兰;彭远开;张华;刘钢;;7天—6头低位卧床对急性缺氧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缺氧和呼吸病理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孙喜庆;Anne Pavy-LeTraon;Claude gharib;;4天头低位卧床对脑血流及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余志斌;;载人航天活动中对抗失重影响的措施及其对抗效果[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9 万玉民;秦岭;白延强;邓一兵;谭锦辉;王红晖;凌树宽;李莹辉;陈善广;;阻抗振动对“地星”1号—60d头低位卧床所致骨丢失的对抗作用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10 李红毅;龙玥娇;白树民;;60天头低位卧床实验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水平变化的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明;模拟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高放;模拟失重致大动脉血管的重塑与局部RAS变化以及-G_X重力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3 李静;模拟失重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异常和红花甙修复效应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短臂离心机的应用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於进文;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氧化应激的变化及间断人工重力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蔡越;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变化及间断性人工重力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朱超;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耿捷;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7 任虎君;60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振动和中药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王霆;头低位倾斜训练对射击射箭运动员脑电图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9 温美丽;后肢去负荷运动对小鼠生物节律的影响[D];中北大学;2012年
10 袁林天;模拟失重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张亮;太空转轮:宇航员的练身房[N];科技日报;2005年
2 李华;地球玩腻了,上太空![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尹怀勤;到太空旅游不再是梦[N];大众科技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陈瑜 通讯员 杨建;太空,能否成为人类未来的家园?[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余建斌 温红彦;中国骏马腾太空[N];人民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平阳 通讯员 张海荣 纪鹏;全国唯一 硕果累累[N];西安日报;2010年
7 田兆运 孙海荣;两人漫步“火星”模拟插中国国旗[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