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国兴;人工重力[J];太空探索;2002年02期 |
2 |
沈羡云;唐承革;;超重和人工重力[J];太空探索;2006年02期 |
3 |
肖志军;;人工重力[J];航天员;2007年03期 |
4 |
吴国兴;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上)[J];中国航天;1999年04期 |
5 |
曹新生,吴兴裕,吴燕红,孙标,张乐宁,张立藩;间断性人工重力作用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的防护效应[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
6 |
刘瑞江;;让太空之旅不再失重[J];航天员;2009年04期 |
7 |
曹新生,张乐宁,吴兴裕,张立藩,吴燕红,郝卫亚;间断性头高位45°对抗措施对模拟失重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8 |
朱超;孙喜庆;姚永杰;张舒;耿捷;高原;杜挺媛;;三周间断性短臂离心机+Gz暴露和运动负荷对人体心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2期 |
9 |
孙标,余志斌,张立藩;每日1h站立对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对抗[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6期 |
10 |
吴国兴;太空宾馆[J];太空探索;2001年12期 |
11 |
朱超;孙喜庆;姚永杰;张舒;王雷;李运明;;联合短臂离心机+Gz负荷与运动负荷时人体心率和呼吸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5期 |
12 |
高放,张乐宁,马进,张立藩;间断性+Gz暴露在模拟失重大鼠后半身动脉收缩反应性中的对抗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5期 |
13 |
孙会品,孙喜庆,王冰,姚永杰,石菲,耿捷,王永春;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股静脉及颈静脉内皮素表达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14 |
杨长斌;张玉;高原;吴燕红;王永春;姚永杰;孙喜庆;;人工重力联合运动锻炼对4d头低位卧床期间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5期 |
15 |
曹新生,吴兴裕,吴燕红,张乐宁,张立藩;间断性45°头高位对尾吊大鼠股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5期 |
16 |
孙喜庆;王冰;孙会品;石菲;耿捷;王永春;;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动脉内皮素表达和组织形态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4期 |
17 |
吴国兴;;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上)[J];Aerospace China;1999年04期 |
18 |
朱超;孙喜庆;姚永杰;张舒;王永春;王雷;任虎君;;间断性短臂离心机+Gz暴露联合运动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年03期 |
19 |
赵书友;;载人航天60问(7)[J];解放军健康;2007年01期 |
20 |
吴国兴;太空奥运会[J];太空探索;2002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