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越强;杜起飞;朱光武;吴季;陶鹏;白伟华;赵华;胡雄;吴小成;郑建华;A S Kosov;T K Breus;V M Gotlib;A M Krymskii;A V Zakharov;;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星-星掩星探测[J];空间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
2 |
马淑英,李钧,梁百先;武昌电离层峰以上和峰以下电子含量之间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3期 |
3 |
黄天锡;电离层电子总量水平梯度和相关系数[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4期 |
4 |
李钧,李利斌,吴振华,胡耀文,梁百先,马淑英;武昌电离层F_2区峰值上、下部电子含量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84年02期 |
5 |
刘瑞源,刘克峰,周宇知;用全球等效太阳黑子数IG_(12)进行电离层长期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1985年03期 |
6 |
冯亚静;邱海涛;郭广猛;;周口M4.7级地震前的异常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7 |
張肇先;;电离层E层和F层中的日出效应[J];地球物理学报;1963年01期 |
8 |
徐丽娟;袁洪;范建军;廖炳瑜;;利用RDSS系统测量数据提取电离层TEC参数的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
9 |
胡友秋;孙天然;;电离层电导对地球磁层顶和舷激波尺度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0 |
赵红梅;江长荫;王健;;电波极化面旋转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
11 |
陈艳红,万卫星,刘立波,毛田;利用电离层参量推断电子浓度剖面的一种简单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12 |
倪彬彬,赵正予;电离层舒曼共振的空间观测[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3 |
黄文耿;古士芬;陈艳红;马冠一;沈华;;电离层TEC对小耀斑的响应[J];天文学报;2006年02期 |
14 |
张东和;李强;覃健生;谢世标;赵迎新;叶锦凤;莫晓华;肖佐;;日照边缘区域电离层对耀斑的响应特点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15 |
施祥云;;探秘大自然神奇现象[J];奇闻怪事;2009年12期 |
16 |
徐继生,邹玉华,马淑英;GPS地面台网和掩星观测结合的时变三维电离层层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7 |
郭孝城;胡友秋;;地球极区电离层对行星际激波的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
18 |
林剑;吴云;祝芙英;;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8期 |
19 |
李勇;林品荣;郑采君;石福升;徐宝利;郭鹏;;极低频电磁波技术电磁响应建模及电离层影响分析[J];物探与化探;2010年03期 |
20 |
滕荣荣;赵谊;刘耀炜;马玉川;;强震地壳逸出氡和电离层异常耦合关系的讨论[J];中国地震;201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