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夜间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太阳活动变化

陈一定  刘立波  
【摘要】:正利用日本 Okinawa、Yamagawa、Kokubunji 和 Wakkanai 观测站的临频数据月中值分析了夜间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太阳活动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夜间电离层临界频率随 F107非线性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和一定的纬度变化。在分点月份,foF2随 F107线性增加或增长趋势逐渐变缓;夏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平;周秀骥;刘舸;;夏季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年代-百年尺度变化与太阳活动[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2 Govert Schilling;胡德良;;小冰期是由太阳平静期造成的吗?[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4期
3 李玉星;陈玉亮;;SDS与THF对水合物法分离CO_2+N_2混合气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11年07期
4 于怀超;;绚烂的太阳耀斑[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7期
5 张建伟;刘函;;复配絮凝剂对荷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4期
6 ;太阳风[J];能源与节能;2011年05期
7 刘禹;蔡秋芳;宋慧明;安芷生;LINDERHOLM Hans W.;;青藏高原中东部2485年来温度变化幅度、速率、周期、原因及未来趋势[J];科学通报;2011年25期
8 黄永明;郝景芳;;星座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科考占星术[J];科学大观园;2011年17期
9 戴英;张岩;葛俊逸;;北京地区过去2650年来暖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J];科学通报;2011年22期
10 皑雪;;全球暖化,科学史上最大的骗局?[J];黄金时代;2007年08期
11 郭玲;何金海;祝从文;;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的研究回顾[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年02期
12 吕巍山;古龙川;;电力运行和用电管理节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3 张红波;欧明;甄卫民;吴健;冯健;张风国;;天地基综合观测的东日本大地震电离层异常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14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院士谈中国天文学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5期
15 唐波;陈义才;林杭杰;赵鹤森;张雁;刘玉峰;;定边地区富县组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特征[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6 秦志清;林建斌;樊海平;朱庆国;陈度煌;梁萍;王茂元;钟全福;李金秋;;饥饿和补偿生长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及体成分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梁飞;田长彦;;土壤盐渍化对尿素与磷酸脲氨挥发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14期
18 ;新书架[J];气象;2011年09期
19 韩峰;盛建龙;;模糊数学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05期
20 王亚敏;张勃;郭玲霞;戴声佩;王兴梅;;地磁Ap指数与太阳黑子数的交叉小波分析及R/S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定;刘立波;;夜间电离层临界频率的太阳活动变化[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家龙;;“实践五号”运行期间的太阳活动[A];实践五号卫生空间探测与试验成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于晓霞;卢红;王焕玉;马宇蒨;石峰;李新乔;王平;孟祥承;王辉;徐岩冰;张吉龙;赵小芸;吴峰;;地震与太阳活动的统计关系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0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C];2010年
4 陈一定;刘立波;万卫星;;太阳EUV辐射与活动指数在11年与27天尺度上的变化性的差异及其在电离层中的表现[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栾晓莉;刘立波;万卫星;雷久侯;余涛;;等效风场随太阳活动变化趋势的全球统计分析[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韩延本;尹志强;赵海燕;马利华;;太阳活动22年准周期对气温变化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尹志强;韩延本;马利华;;冰芯记录对万年以来太阳活动的响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霄;史建魁;张满莲;武顺智;;我国低纬地区电离层漂移对太阳活动的响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娟;韩延本;;北京地区年雨量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汤克云;彭丰林;洪明华;汪洋;吴宝元;;2000年4月太阳活动与地磁暴[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占腊生;太阳长期活动特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2 李可军;太阳整体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0年
3 纪巧;热层大气动力学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4 敦金平;太阳活动区磁场测量和非势特征研究论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5 徐彤;中低纬电离层模型及其异常现象相关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彩霞;基于源区位置统计结果的日冕物质抛射观测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李启秀;太阳活动的非线性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8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9 余健;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贫化损失预测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顾盛宏;晚型恒星的类太阳活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娟;太阳活动预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2 苏同卫;太阳长期活动的地球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6年
3 张海霞;太阳活动周期形成外因的综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柳景峰;区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和海气系统的响应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袁成宇;直播水稻成行喷播技术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于梅;应收账款风险测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红英;基于GIS的洪灾损失评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8 左小敏;中纬突发E层的模拟及统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2年
9 代志波;甘肃武都黄爷洞石笋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气候意义[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董月亮;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拨禾装置的运动仿真及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素琴;太阳活动水平正进入上升期[N];中国气象报;2008年
2 ;太阳活动高峰可能给地球气候带来影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英国《泰晤士报》/张贵余 译;太阳活动将影响2012年奥运会[N];北京科技报;2010年
4 记者 顾钢;太阳活动弱可能使中欧冬天更冷[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许琦敏;太阳活动并非洪水猛兽[N];文汇报;2010年
6 记者 黄堃;研究显示太阳活动减弱反而会使地球变热[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海英;太阳对地球温度的影响与人们认知的相反[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许琦敏;太阳从此不再“背着我们”[N];文汇报;2011年
9 赵凤英;茂名炼油加工损失率 达到理论设计值[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童曙泉;太阳活动影响北京降雨[N];北京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