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损伤单侧忽略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在脑损伤单侧忽略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近20年来,随着TMS的出现和发展,对单侧忽略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也屡见报道。TMS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颅外的磁场通过颅骨在颅内感应出电流,无损无痛的刺激大脑局部神经细胞去极化,引起兴奋和抑制,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TMS引导神经干预是通过跨突触网络介导的,而不仅是通过单一神经元的特性实现,而神经群中的相互抑制作用在产生神经干预及其短暂特性中起着重要作用。TMS在将来脑损伤康复中有重要作用,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技术,已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成为一种特殊的工具,如何加强其长时程效应,达到持续时间较长的预期结果,是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另外,虽然其在近10年来中所表现出的安全性值得肯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并关注其不良反应。
|
|
|
|
1 |
程艮;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科的应用[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
2 |
王义义;;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
3 |
丁联斌;经颅磁刺激的安全性及相关防范措施[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9年01期 |
4 |
;神经生理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5期 |
5 |
王芗斌,陈晓春,宋为群;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偏侧忽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09期 |
6 |
;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2008年全国经颅磁刺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及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招生通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7 |
常宇;宋淼;高斌;陈宁宁;李玲;郝冬梅;;经颅磁刺激器设计及对毒品依赖者脑功能变化的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3期 |
8 |
杨晓蓉;郑重;;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妊娠合并抑郁症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年10期 |
9 |
Osei- Lah A.D.
,Mills K.R.,江山;经颅磁刺激——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检测上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的最佳选择[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
10 |
尹厚民,王爽,郭谊,丁美萍;帕金森病患者上肢肌肉运动诱发电位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05年10期 |
11 |
Kim Y.-H.;Ko M.-H.;郭俊;;反复经颅磁刺激诱导的慢性卒中患者皮质运动兴奋性和相关运动技能的获得[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12期 |
12 |
胡维平;王修信;杨永栩;梁冬冬;赵方伟;;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磁聚焦优化设计[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4期 |
13 |
许涛;陈琼;马香琰;;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疗养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疗养医学;2010年01期 |
14 |
方征宇;尤春景;;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0年02期 |
15 |
张茹;王学员;;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3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1期 |
16 |
侯立皓;欧阳刚;顾晓美;仲远明;;耳压加经颅磁刺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1年01期 |
17 |
黄天虹;赵燕;金恩风;陈东朝;徐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BAEP与预后[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1993年03期 |
18 |
康德智,陈群,梅文忠;内皮素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变化与作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
19 |
应旦红,孙道开;惊厥脑损伤与脑发育[J];小儿急救医学;1998年01期 |
20 |
王兴勇,李晓文,卢仲毅,何素蓉;磷脂酶A_2激活在鼠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