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软瘫60例

冯晓东  宋晓磊  
【摘要】:目的:观察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软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30例和针刺功能穴组30例。结果:两组均以表面肌电信号变化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软瘫疗效显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郁山,姚春;皮下浅刺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2 路学荣;胡雪艳;曲静;;针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5期
3 张骊;杜元灏;;武连仲教授通经止痛针法经验举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年04期
4 陈亮;聂开俊;;一种具有传统中医针刺补泻手法的新型虚拟仪器电针仪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5 黄钰玲;;针灸并用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2009年07期
6 王洪权;王赫;;推拿疗法配合针灸治疗62例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09期
7 罗雪梅;江小荣;;醒脑开窍针法与循经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9年04期
8 陈红;郑斌;王昊;;推拿结合灵龟八法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1年04期
9 范刚启;导师;刘冠军;李一清;胡义保;;针刺治疗脊髓灰质炎时机初探——附150例临床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1992年05期
10 唐宏图;陈泽斌;王华;;“双固一通”针法对老年阳虚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8年02期
11 闫东艳;刘贯华;;《伤寒论》中针灸应用规律浅探[J];江苏中医药;2009年09期
12 王鸿度;;汪机及其《针灸问对》——兼论汪氏针灸学术思想[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13 魏贤辉;;五星针法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2年06期
14 杨兆民;;针法灸法临床比较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Z1期
15 方亮,许敬人;苍龟探穴法针刺承山穴治疗腰椎源性便秘[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07期
16 吴高鑫;李琳;;放松针法临床运用举隅[J];四川中医;2007年10期
17 王富春;周丹;;关于穴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6期
18 艾宙;;陈全新教授针灸学术思想浅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01期
19 张逊诚;;高武神针八法初探[J];针灸临床杂志;1989年04期
20 李鼎;有担有截起沉疴——凌汉章的用穴和针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东;宋晓磊;;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软瘫60例[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2 宋晓蕾;冯晓东;苟成钢;;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3 陈小凯;;解结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磊;;《素问遗篇》中的运气针法[A];2011年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黄移生;彭易雨;叶秀英;熊真荣;曹杰;;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于建春;韩鹦赢;成海燕;聂坤;张雪竹;赵岚;阚伯红;贾玉洁;韩景献;;“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腧穴配伍思想探微[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黄移生;陈敏;彭易雨;叶秀英;熊真荣;曹杰;;三联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张文义;;八字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软瘫100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胡起超;孟媛;于涛;韩景献;;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性痴呆40例临床观察[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红霞;郭友华;欧海宁;詹乐昌;;中风后疲劳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小正;何天有学术经验总结与“三位一体”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2 缑燕华;调任通督针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黄国威;针刺治疗中风后大小便失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Amir Hooman Kazemi;针刺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军;电针焦虑方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6 傅俊钦;基于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阿是穴针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杨运达;五脏调神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辛昕;三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优化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徐海蓉;针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系统评价及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电针疗效的RCT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10 陈振虎;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章辉;“热补、凉泻”针法的源流及其学术价值[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郭炯硕;舍岩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谷永娟;补肾祛瘀针法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刘路遥;《黄帝内经》中基于“形体辨证”的对症针法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曾令烽;陈氏针法治疗风寒型Bell's面瘫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闫海金;电温针“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郭航;降气平喘针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象影响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彭金维;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孙尧;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李广利;头针结合拮抗针法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金;中风后 咋服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刘耀东;归脾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失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喜文;治中风后偏瘫小方[N];民族医药报;2001年
4 王新志;也谈“心气实则笑不休”[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胡献国;莱菔子可治中风后腹胀[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不开刀的中医手术[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冯立中;针灸缓解中风后记忆障碍[N];健康报;2006年
8 吕光留;治中风后半身不遂方[N];民族医药报;2006年
9 黄芳;中风后须防足下垂[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王麟鹏 刘慧林;灸神阙治疗中风后排尿功能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