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上肢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脑功能重组影响的研究初探
【摘要】:目的观察双侧上肢训练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利用BOLD-fMRI技术初步探讨双侧上肢训练对脑功能重组的影响。方法 8例病程为1-3月、无明显语言认知障碍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双侧训练组(n=4)、传统训练组(n=4),分别接受双侧上肢训练、传统上肢训练,每天1小时,每周5天,持续4周。双侧上肢训练包括双侧上肢同时进行的、同向或反向的治疗性动作和功能性活动,如减重下双侧上肢水平内收外展动作、双侧肩关节上举动作、双侧上肢推拉动作、双侧腕背伸动作等。传统上肢训练根据神经发育原则制定,主要为患侧上肢单侧的运动与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第1次)、入组4周后(第2次)以简式Fugl-Meyer运动评估量表(FMA)的上肢及腕手部分、运动评估量表(MA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功能评定和BOLD-fMRI扫描。fMRI扫描时运动模式依次为患侧、健侧被动肘关节屈伸运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和fMRI扫描中执行患侧肘关节被动任务时对侧、同侧大脑半球激活的体积与强度。结果①双侧训练组和传统训练组患者治疗后均在FMA(上肢及腕手)(p=0.004,p=0.026)、MAS(p=0.035,p=0.004)评分中取得显著进步。②双侧训练组在治疗后的FMA(上肢)(p=0.003)和MBI(p=0.010)评分中取得显著进步;传统训练组在治疗后的FMA(上肢)(p=0.149)和MBI(p=0.065)评分中取得进步,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双侧训练组治疗后,除了双侧大脑半球主要皮质感觉运动区(SMC)的激活增加,还有双侧运动前区(PMC)、补充运动区(SMA)、扣带回(CMA)、前额叶皮质(PFC)、后顶叶皮质(PPC)以及小脑(CER)等次要皮质运动区的激活增加;传统训练组患侧大脑半球主要皮质感觉运动区(SMC)激活的范围和强度增加,而同侧主要皮质运动区和双侧的次要皮质运动区的激活没有明显增加。④两组患者的患侧半球主要皮质感觉运动区(SMC)的激活增加与患侧上肢的FMA(上肢及腕手)、MAS的得分增加相关。结论双侧上肢训练和传统上肢训练都可以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提高;相对于传统上肢训练,双侧上肢训练更利于上肢近端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双侧上肢训练可以引起双侧大脑半球主要皮质运动区和次要皮质运动区更加广泛的激活;患者患侧半球主要皮质运动区的激活和患侧上肢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