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突纵切法脊椎管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
【摘要】:目的评价采用棘突纵切法脊椎管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和疗效观察。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7年3 月间采用棘突纵切法脊椎管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5例,男47例,女18例, 年龄49-76岁,平均65岁。病程5~18个月,平均12个月。发育性颈椎管狭窄6例, 退变性颈椎管狭窄59例。所有患者均行 MRI 检查。7例行 CT 检查均有颈椎后纵韧带钙化。所有患者均采用俯卧位,头部用三钉头架固定于手术床上,颈后正中切口 C1~T1, 显露 C2~T1椎板,棘突尖端切除少许,切除 C2/3及 C7/T1棘突间黄韧带小心剥离显露硬膜外腔,采用特制医用椎板线锯在专用硬膜外线锯导管导引下从 C7/T1处硬膜外腔导入在 C2/3处穿出,将0.54mm 直径线锯通过导管拉出,线锯两端固定拉紧。纵切时要压住椎板保持颈椎的生理前弯,同时要不断地浇水防止局部过热,(如果导管导入困难可分两阶段进行)。在两侧关节突内侧用磨钻开槽,从 C3~C7顺序将椎板从棘突中间向两侧开门,硬膜粘连处小心剥离,肥厚的黄韧带切除。棘突间打孔,将人工骨(羟基磷灰石)植在棘突间用10号丝线结扎固定, 开门角度约60度。颈半棘肌缝合固定于 C2 棘突上。术后颈围外固定,康复科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0.6~5.8年,平均4.7年,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进行疗效评估, 手术前 JOA 平均9分,手术后 JOA 平均14分, 优52例,良13例,优良率100%。5例术后 C5神经根支配区疼痛,对证治疗后恢复。结论采用棘突纵切法脊椎管成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佳。
|
|
|
|
1 |
王忠诚,戴建平,谭郁玲,房永欣,杨俊;经皮血管内成型术治疗颈总动脉狭窄一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
2 |
董建平,罗志伟,顾伟红,董辉,张晖,李锋;颅骨缺损钛板修补成形术45例[J];云南医药;2005年02期 |
3 |
韩雪梅;异体巩膜在结膜囊成型术中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年02期 |
4 |
徐魁,孙晓光,孟凡,宋辐;全乳切除乳房Ⅰ期成型术100例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1999年10期 |
5 |
高云,马松立;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及半月板成型术[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6 |
刘璋,林成业,白卫东,伍洋,周运红,陆志锋;椎体后凸矫形成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策略[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11期 |
7 |
李国锦;颅骨瓣自体保存颅骨缺损成型术184例分析[J];中原医刊;2002年12期 |
8 |
王刚,王丽;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型术临床路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02期 |
9 |
吕大为;;指蹼瘢痕挛缩的手术方法与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09年18期 |
10 |
方桢,张嘉珍,姚福秀,蔡丽,苗润玲,于中麟;经内镜扩张及支架成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天津医药;1997年09期 |
11 |
郝明利,谭炜,何玉中,史景溪,张全胜;腘静脉肌襻成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附6例报告)[J];天津医药;1998年01期 |
12 |
龚庆成,刘新,柳薇;体外循环用于小儿气管肿物切除隆突成型术1例报告[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
13 |
李世拥;;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幽门成型术以及选择性近胃迷走神经切断加或不加幽门成型术治疗十二指肠、幽门和幽门前区溃疡的前瞻性随机研究:随访12年的结果[J];国际外科学杂志;1992年06期 |
14 |
杜光勇;杜亚莉;卜晓斌;韩彦清;;硬脑膜扩大成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49例体会[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
15 |
马永东;胡英江;林文茂;;骨水泥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3期 |
16 |
李延林,刘涛;瘘后移肛门成型术治疗无肛会阴瘘[J];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17期 |
17 |
于滨;王文孝;赵宇;;改良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消除轴性症状的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8 |
梁胜根!529071,李志斌!529071,陈忠羡!529071,伍益!529071;脊椎管内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切除及疗效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
19 |
陆一农;有神经源性间歇跛行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4例分析)[J];颈腰痛杂志;1982年02期 |
20 |
李家顺;赵定麟;;局部黄韧带增厚所致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20例报告[J];上海医学;198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