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帕金森氏病个例报导
【摘要】:对帕金森氏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其疗效究竟如何,如何进行治疗,康复治疗具体从哪些方面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呢?近日我院收治了一名帕金森氏病患者,通过对她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充分证明了康复治疗效果的可靠性与必要性。该患已患帕金森氏病半年,系统进行了口服药治疗,病情达到稳定,但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仍较差,我们给予详细的功能评价,从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态、高级脑机能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评定,其后在药量无改变的前题下进行PT、按摩、理疗、康复护理等治疗,各项治疗每日进行一次,每次20-30分钟。治疗共进行两周。治疗后的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进步明显。步态在治疗前为:低头、屈背30°、他人搀扶并拄拐、起步困难、步距5 cm左右、足底距地面1 cm左右、步伐频率不等、无摆臂动作,躯干及头颈僵硬。治疗后步态:抬头,屈背15°, 独立步行,摆臂20°-30°,步距平均20 cm足底抬离地面5 cm以上,起止步灵活,步伐有节律;高级脑机能评分由11分进步为21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thel指数)由50分进步为90分。结论:应用现代康复及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帕金森氏病,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
|
|
|
1 |
陈静坤;;妊娠合并帕金森氏病[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1年04期 |
2 |
孙廷瑞;;帕金森氏病震颤的药物治疗[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7年03期 |
3 |
;帕金森氏病患者要少吃蛋白质[J];临床荟萃;1989年12期 |
4 |
段存信;;帕金森氏病时的记忆损害[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0年04期 |
5 |
杨哲;;治疗帕金森氏病的有效药物[J];国外医学情报;1990年11期 |
6 |
康复安,王忠诚,孙志强,刘玉芝,裴进京,何乐,王金明,罗世祺,郝建忠,王集生,甲戈,裴更,虞文焕,王稚辉;同种胚胎中脑腹侧部植入猴帕金森氏病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1年03期 |
7 |
方绍龙;苏厚银;洪执忠;柏秀松;刘艳生;李栋平;王刚;;脑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氏病171次手术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2年04期 |
8 |
岳桂明;帕金森氏病脑电图96例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5年03期 |
9 |
马金巧,马秀花;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为帕金森氏病一例教训[J];甘肃科技;1996年S1期 |
10 |
潘文奎;中医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信息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年01期 |
11 |
冯兆磊;帕金森氏病(震颤性麻痹)[J];健康生活;1996年11期 |
12 |
刘玉来,李庆昌;关于脑移植治疗帕金森氏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5期 |
13 |
;震颤麻痹综合征[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8期 |
14 |
李成;一氧化氮在帕金森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华西医学;2004年01期 |
15 |
叶柳莺,虞彩琴;1例帕金森氏病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回归家庭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17期 |
16 |
郑新民;;从巴金逝世看帕金森氏病的防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1期 |
17 |
陈明中,胡威夷;帕金森氏病脑立体定向术后长期疗效观察[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4年04期 |
18 |
吴致勋,马以骝,汪业汉;全国癫痫及帕金森氏病外科治疗研讨会会议纪要[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1995年01期 |
19 |
;震颤麻痹综合征[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2期 |
20 |
;无体位性低血压的帕金森氏病人早期血管与心脏自主神经支配异常[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