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阮清伟,王正敏;活性依赖的听觉中枢可塑性分子机制[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年06期 |
2 |
;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5175—A型组织匀浆器在我院试制成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76年S2期 |
3 |
胡志安,罗东明,刘祚周;海马LTP中的突触前和突触后变化[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94年04期 |
4 |
洪岸,姚志彬,顾耀铭,陈以慈,邝国璧;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齿状回突触的定量研究[J];解剖学杂志;1996年03期 |
5 |
贾贺堂,欧阳安,陈宜张;大鼠脑突触质膜甘氨酸受体的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1996年03期 |
6 |
毕竟,张昆,王昌立;电针对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胶状质内突触变化的实验形态学研究[J];针刺研究;1996年03期 |
7 |
南燕,买鸿宴,张琳,沈丽;大鼠海马生后早期突触定量研究[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9年03期 |
8 |
张琳,买鸿宴,黄浩,刘贺飞,南燕,尚俊杰,廖洪恩,于恩华,沈丽;突触数密度Disector测量法的建立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实现[J];解剖学报;2000年01期 |
9 |
刘泉开;诺贝尔医学奖与脑科学[J];医学与哲学;2001年03期 |
10 |
赵小贞,王玮,康仲涵,吴翊钦,徐剑文,陈春鹏,钟秀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J];解剖学杂志;2002年01期 |
11 |
饶燕,高洁,赖世隆,胡镜清,王奇;D-半乳糖合并Meynert基底核损毁对海马长时程增强和突触形态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
12 |
金亚平,张军,徐威;铅对海马区长时程增强影响机制的研究新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
13 |
胡有秋;神经递质释放的受体反馈调节与高血压——(M.J.Rand教授来我院所作学术报告内容之二)[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2年02期 |
14 |
纪占欣,刘传缋;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前和突触后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年03期 |
15 |
涂世元;局麻药对突触传递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4年03期 |
16 |
;突触前NMDA受体,还是突触束泡连接蛋白?[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4年01期 |
17 |
韩太真,郑铭;参与长时程增强形成的逆行信使[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18 |
陆汉新,王革平,戴君勇,吴馥梅;Mg~(2+)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_3区和大脑皮层突触界面结构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1996年03期 |
19 |
李和,张敏海,杨世明;大鼠脊髓后角内神经降压素对C纤维进行突触抑制的形态学证据[J];解剖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
20 |
胡建,王正国,朱佩芳,李兵仓,李应玉;胚胎脊髓移植对宿主脊髓神经毡结构重筑的电镜定量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