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和PPM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和聚丙烯补片(polypropylenemalex,PPM)修复大鼠腹壁缺损的效果,探讨SIS用于腹壁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两组,手术造成2cm×2cm全层腹壁缺损,分别采用相同面积的SIS(n=50)和PPM(n=50)修补,术后1、2、4、8和12周分期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测定腹壁抗嶷强度和评价腹腔内粘连。结果两种材料不导致动物不良反应,无疝瘘发生,缺损得到完整修复。SIS组的早期(2周之前)腹壁抗张强度弱于PPM组(P0.05),4周后两者无显著差异;SIS组的腹腔粘连程度及强度明显低于PPM组(P0.05)。组织学观察两组均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最终均为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结论SIS和PPM均能有效修复大鼠腹壁缺损。SIS在生物相容性和抗腹腔粘连方面要优于PPM,值得进一步研究。
|
|
|
|
1 |
杜怀林,何贵金,姜维国,霍宏慎;碳纤维硅胶膜修补腹壁缺损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
2 |
何贵金,杜怀林,夏振龙,戴朝六,何晓明;国产人工合成材料修补腹壁缺损在组织中的耐受性[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5年04期 |
3 |
付时章,邹大卫;先天性胸骨、前腹壁缺损及心脏多发畸形综合征1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7年06期 |
4 |
;各种生物材料植入修补兔腹壁缺损后新腹膜生长状况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1999年09期 |
5 |
彭程;贺吉庸;吴祖林;;自体刃厚皮片植皮修复大面积腹壁缺损6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35期 |
6 |
钟少卫;李晓红;;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腹壁缺损3例[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
7 |
解伟光;黎介寿;;小肠浆肌层修复腹壁缺损的几点注意事项[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9期 |
8 |
王兵;;聚丙烯补片在修复腹壁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7期 |
9 |
赵刚;彭林;;腹壁肿瘤的治疗原则[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
10 |
钟德才;杨继震;;治愈电烧伤致腹壁缺损与长段肠坏死一例[J];中华烧伤杂志;1991年01期 |
11 |
全桂玉,王秀云,于瑞红;B超诊断胎儿腹壁缺损肠管外翻一例[J];中国全科医学;1998年01期 |
12 |
钱云良,章一新,杨群,张余光;应用聚四氟乙烯修复腹壁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
13 |
王辉;徐进;宋纯;王斌;张忠国;马思平;孟庆凯;林涛;刘君;;自体全厚皮片修补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25例体会[J];肿瘤学杂志;2006年05期 |
14 |
何裕隆;;腹壁巨大缺损的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年11期 |
15 |
董英界;田茂良;吕方启;;围生期外科治疗先天性腹壁缺损经验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4期 |
16 |
李长江;杨俊玲;史福东;;肿瘤广泛切除术后腹壁巨大缺损的修复重建[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
17 |
查长松;黄月红;戚丽;黄海生;梁振茹;左忠明;李禀君;;胎儿腹壁缺损的超声影像学特征[J];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1期 |
18 |
鲁纯智,黄美雄,崔学军,周航,申剑,尤广发;应用人工材料——Marlex网修补腹壁缺损[J];医师进修杂志;1999年08期 |
19 |
丁惠群;胎儿腹壁缺损、肠外翻1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4期 |
20 |
鲁纯智;李秀芬;朱劲东;;聚丙烯丝网补片在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