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骨
【摘要】:目的利用生物反应器促进种子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在体外得到较大量的组织,是构建组织工程产品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Rotating Wall Vessel,RWV)构建组织工程骨与静态环境培养中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进行比较,为研发适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生物反应器提供理想依据。方法将来源于新西兰大耳白兔颅骨的成骨细胞标记绿色荧光蛋白,以一定密度接种在一定体积的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上,24h后置RWV中,启动RWV外部的温控、气控以及培养基的循环装置,将内外筒的转速调至10r/min,每12h时取一次样,分别进行乳酸、葡萄糖、pH值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第3、5和8天时取出标本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仪、细胞计数、染色体倍体分析等手段比较利用RWV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与静态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差异。结果通过RWV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优于静态培养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反应器中细胞的生长速度和葡萄糖的消耗量高于静态,而乳酸的产生量低于静态;成骨细胞长入支架的微孔中比静态更多地分泌胞外基质和钙化结节生成;细胞生成量是静态的5.2倍;其蛋白质表达和染色体倍体证实反应器中的成骨细胞保持了正常活性及表型。结论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营养物的耗竭、代谢副产物的积累、贴壁表面不足等原因均会影响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和功能表达。除了细胞和支架材料本身的性能外,生物反应器培养环境中流体力学因素调节组织工程骨的沉降形态和机械性能也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的RWV整个培养系统中无机械推进器、气泡或搅拌器,使破坏性应力减到最小,而其内液体为动态层流,为细胞营养物质的传递,代谢产物的递出提供了通道。本研究结果细胞的生长速度及葡萄糖的消耗量均高于静态,同时乳酸的产生量低于静态所形成的组织与正常骨相比较,胶原蛋白达30%、黏多糖达8%、机械强度佳,各种系数可达正常骨的18%,成骨细胞保持代谢活性及表型的稳定,表明RWV的培养较静态培养更有效率。通过RWV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是否在应用中更有效,体内和进一步的研究将另文报道。
|
|
|
|
1 |
曹谊林;张文杰;;组织工程与组织器官缺损修复[J];临床外科杂志;2007年01期 |
2 |
张健;张文怡;胡敏;;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工程骨构建[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
3 |
许建中;;骨组织工程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
4 |
祁洁;陈亮;陈富林;;不同来源成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之分子生物学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04期 |
5 |
王骏骅,杨惠林,耿德春;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与应用[J];江苏医药;2005年02期 |
6 |
胡帼颖;张志雄;温叶飞;顾汉卿;;组织工程技术系列专题(一)——组织工程技术的产业化现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9年01期 |
7 |
张健,胡敏;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
8 |
李洪鹏,许建中;动力性三维培养大尺寸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
9 |
王林;王臻;李祥;李涤尘;许宋锋;卢秉恒;;旋转式动态三维培养结合可控管道结构支架体外节段性骨的构建[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10 |
许建中;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
11 |
宋克东;杨志明;刘天庆;智伟;李香琴;邓力;崔占峰;孙相玉;马学虎;;组织工程骨在生物反应器内的构建与检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2 |
黄爱文,金丹,裴国献,陈书军,胡稷杰,林海宁,曾宪利;复合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可注射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放射学评估[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4期 |
13 |
刘勇;裴国献;江汕;姚旺祥;任高宏;孙新君;;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组织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6期 |
14 |
刘勇;裴国献;江汕;任高宏;梁双武;赵培冉;;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的影像学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05期 |
15 |
焦国华;张志光;;脂肪干细胞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
16 |
高春阳;李起鸿;简月奎;许建中;;异种脱蛋白松质骨为载体构建组织工程骨用于脊柱横突间融合的实验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年02期 |
17 |
张超,胡蕴玉,熊卓,张曙明,颜永年,崔福斋;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诱导的骨膜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
18 |
杨志明;;干细胞、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
19 |
马原松;石毅;;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20 |
李罡;高春阳;金莲锦;;异种脱蛋白松质骨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用于脊柱横突间融合(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