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人膝关节胫至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分布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长期应力刺激下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强度的生物力学一功能适应特点.方法 在8例人尸体膝关节的胫骨整个内外侧平台,用网格装置预先标记相互间隔为5mm的测试点,测试关节软骨厚度后,通过特殊的生物力学测试装置对软骨厚度被测点的软骨下骨强度进行测试.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描述胫骨内外侧平台两被测参数的地形学分布,并分析两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内外侧平台的软骨厚度从中心区至平台边缘和髁间隆起之间部分呈现向心、逐级递减特征:外侧平台递减幅度高于内侧,内侧平台软骨厚度最大值及平均值低于外侧.软骨下骨强度也显示出从中央区至平台边缘和髁间隆起间的向心、连续递减的分布特征,外侧平台软骨下骨骨强度的最大值区域位于中央偏向背侧,内侧于中央偏向腹侧.且最大值和平均值大于外侧平台.经Statview统计软件分析,胫骨内外侧平台的各相同测试点的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布为0.66,0.63,p0.01).结论 胫骨平台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均呈现规律性分布,内侧平台的负荷大于外侧,表明软骨厚度和软骨下骨强度的分布特点与膝关节的生物力学功能相适应.
|
|
|
|
1 |
王建强;张海宁;丁昌荣;王英振;;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BMP-2的构建及鉴定(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4期 |
2 |
崔鹏程!710038,陈文弦!710038,罗家胜!710038;鼻中隔软骨细胞组织工程法构建预定形态软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1期 |
3 |
涂良携,陈肃标,刘金生,谢素和;髌骨和髌软骨的矢状断层解剖[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4 |
王冠超;刘洪臣;马军利;鄂玲玲;;咀嚼力降低对大鼠髁突软骨中Bax和Bcl-2 mRNA表达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
5 |
冯波,陈仁彪,罗建国,陈瑞冠,郑英明;苗族Grebe-Quelce-Salgado型软骨成长不全家族[J];遗传学报;1985年05期 |
6 |
秋潭;鲨鱼软骨——一种抗癌新药[J];华东科技;1995年02期 |
7 |
邓伟国,付艳,杨春伟,甘振威,白秀起;氟对大鼠软骨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8 |
武中;人体内非凡的软骨[J];医药与保健;1999年08期 |
9 |
尹保国;环甲软骨接近术的实验观察[J];解剖学研究;1989年01期 |
10 |
罗卫东;人体软骨的功用[J];医药与保健;2004年12期 |
11 |
江照淼;鲨鱼软骨抗癌物质基础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1999年05期 |
12 |
Robert J.Hinton;上颌骨间缝软骨对咀嚼功能改变的反应[J];解剖学研究;1989年02期 |
13 |
饶新华;鸡软骨可治关节痛[J];世界科学;1994年03期 |
14 |
;我国率先成功构建人体内软骨组织[J];生物学通报;2003年04期 |
15 |
陈崎;彭智;;脂肪干细胞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4期 |
16 |
;动物软骨保健胶囊[J];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15期 |
17 |
韩雪峰;李健宁;杨大平;秦泽莲;郝晨光;刘国锋;郭铁芳;许洁;;组织工程软骨实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0期 |
18 |
杨柳;加强软骨与骨组织工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3期 |
19 |
系建洪,黄煌渊,赵景民,陈世益,钟慈生,李鸿儒;纤维连接蛋白与髌软骨软化发生的关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年02期 |
20 |
王彦平,石宗利;CPP/PLLA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