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垭口白垩纪海相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摘要】:正白垩纪发生的众多重大全球性地质事件往往通过对海相地层的研究来揭示其陆表响应。尽管中国的白垩纪陆相地层中保存独特的多门类化石为揭示白垩纪地质事件的陆表响应提供了重要线索,但白垩纪海相地层的大面积缺失,尤其是在陆相地层系统发育的华北地区的缺失,加大了中国陆相地层J—K界限确定和与国际地层对
|
|
|
|
1 |
;我国一批地质家正在探索海相油气地质研究新思路[J];海相油气地质;1997年01期 |
2 |
庄振业,许卫东,刘东生,庄丽华,刘宝柱,曹有益,王强;渤海南部S_3孔晚第四纪海相地层的划分及环境演变[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02期 |
3 |
郭念发,赵红格,陈红,张维,赵新华;下扬子地区海相地层油气赋存条件分析及选区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4 |
魏喜,邓晋福,陈亦寒;南海盆地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分布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4期 |
5 |
金顺爱;康玉柱;;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访康玉柱院士[J];海相油气地质;2007年03期 |
6 |
赵金海;牛洪波;刘青莲;;海相碳酸盐岩地层随钻测井和测井解释的难点以及相关对策[J];中外能源;2009年01期 |
7 |
姚衍桃;詹文欢;孙金龙;刘再峰;詹美珍;;海南岛西北部莲花山周缘海相地层的区内对比及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3期 |
8 |
袁祖华;皖南海相地层的油气苗[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1期 |
9 |
吴厚松;;中国海相油气勘探问题[J];海相油气地质;1998年04期 |
10 |
蔡勋育;韦宝东;赵培荣;胡素红;;南方海相烃源岩研究新进展[J];南方油气;2004年04期 |
11 |
彭海艳;陈洪德;向芳;叶黎明;李国新;;微量元素分析在沉积环境识别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为例[J];新疆地质;2006年02期 |
12 |
吴国瑄;王汝建;郝沪军;邵磊;;南海北部海相中生界发育的微体化石证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1期 |
13 |
石兰亭;郑荣才;张景廉;卫平生;马龙;;海相、陆相油气及其成因概述[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1期 |
14 |
方勇;;江汉平原中、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
15 |
叶士忠;沂沭河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海相地层的确定[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
16 |
陈安定;;南方海相“有效烃源岩”定义及丰度下限[J];南方油气;2004年03期 |
17 |
林小云;刘建;;二次生烃机理在中下扬子高演化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5期 |
18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J];海相油气地质;2007年04期 |
19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4期 |
20 |
;《海相油气地质》作者须知[J];海相油气地质;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