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盐边地区镁铁质岩墙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摘要】:正前人对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的研究对于重建 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在澳大利亚和华南中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Wingate et al.,1998, 2000;Li Z X et a1.,1999;Li X H et a1.,2006b)。扬子地块西缘的康定-石棉一带有丰富的辉绿岩岩墙产出,它们与周围的花岗岩密切共生(Li z X et al.,2003;Lin et al.,2007)。而且,四川盐边地区产出大量侵入于基底地层(中元古代盐边群) 中的镁铁质岩墙(孙传敏,1994;王康明等,
|
|
|
|
1 |
魏震洋;于津海;王丽娟;舒良树;;南岭地区新元古代变质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地球化学;2009年01期 |
2 |
王淼;舒良树;;武夷山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
3 |
孙林华;桂和荣;贺振宇;陈松;马艳平;;皖北新元古代硅质灰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4 |
赵俊香;陈岳龙;李志红;;康定杂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06年03期 |
5 |
孙林华;桂和荣;;皖北新元古代大地构造演化研究进展[J];安徽地质;2010年01期 |
6 |
王劲松;周家喜;杨德智;范良伍;丁伟;龙宣霖;;黔东南宰便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地球化学[J];矿物学报;2010年02期 |
7 |
孙宝生;周可法;;新疆且干布拉克超基性岩-碳酸岩杂岩体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8年05期 |
8 |
郭春丽;王登红;陈毓川;赵支刚;王彦斌;付小方;傅德明;;川西新元古代花岗质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元素和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7年10期 |
9 |
周家云;朱志敏;陈家彪;沈冰;李潇雨;罗丽萍;;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对会理-东川坳拉槽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的成矿响应[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3期 |
10 |
高维;张传恒;;长江三峡黄陵花岗岩与莲沱组凝灰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地层意义[J];地质通报;2009年01期 |
11 |
朱维光,刘秉光,邓海琳,钟宏,李朝阳,皮道会,李志德,覃喻;扬子地块西缘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3期 |
12 |
王剑;潘桂棠;;中国南方古大陆研究进展与问题评述[J];沉积学报;2009年05期 |
13 |
熊家镛;;云南东部中—新元古代地层界线的厘定与对比[J];云南地质;1993年01期 |
14 |
郑庆道;松嫩地块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2期 |
15 |
钱迈平,袁训来,徐学思,胡杰,厉建华;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J];古生物学报;2002年03期 |
16 |
陈鹏,徐备,郑海飞;“雪球”假说与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冰川事件[J];新疆地质;2004年01期 |
17 |
王涛,张宗清,王晓霞,王彦斌,张成立;秦岭造山带核部新元古代碰撞变形及其时代——强变形同碰撞花岗岩与弱变形脉体锆石SHRIMP年龄限定[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18 |
孙淑芬;;燕山地区青白口系疑源类(英文)[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19 |
刘文中;;川西同德麻粒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2期 |
20 |
黄晶;储雪蕾;张启锐;冯连君;;新元古代冰期及其年代[J];地学前缘;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