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缝合线是一种特殊的裂缝构造。一般认为,在深埋藏条件下,岩石受上覆沉积物负荷作用,由于压力和孔隙流体的作用,在应力点上促使岩石中矿物颗粒产生选择性溶解,溶解的物质或沉淀于应力较小的颗粒表面,或迁移到系统之外,从而形成齿状、柱状镶嵌穿插的缝合现象。近年来,缝合线裂缝的研究已引起石油地质学家广泛兴趣。柳广弟等(1999)、高岗等(2000)对碳酸盐岩缝合线等进行了生烃、排烃实验研究后认为缝合线是碳酸盐岩地层中有机质相对富集,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排烃效率;胡明毅等(1994)、李国蓉(1997)探讨了缝合线对
|
|
|
|
1 |
李文铅;夏斌;吴国干;王核;王冉;;新疆鄯善康古尔塔格蛇绿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05年06期 |
2 |
艾合买提江·阿不都热和曼;钟建华;李阳;陈鑫;;塔河油田奥陶系缝合线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3 |
Railsback;祁向雷;;南田纳西州坎伯兰高原“未变形”地层中的构造缝合线[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1996年01期 |
4 |
郭新成;余元军;徐晟;;新疆鄯善色尔特能蛇绿岩及构造意义[J];新疆地质;2008年03期 |
5 |
牛刚;肖渊甫;赵涵;张春茂;骆丁;;新疆色日克牙依拉克蛇绿岩特征及成矿远景[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1年03期 |
6 |
董火根;卢华复;吴葆青;;早期水平缝合线[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6年03期 |
7 |
李方正,张俊华;缝合线构造的成因类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0年01期 |
8 |
蔡杰兴;;缝合线形成的条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02期 |
9 |
吴章明,汪一鹏,任金卫,叶建青;青藏高原北部金沙江、澜沧江缝合线晚第四纪的活动性[J];地震地质;1993年01期 |
10 |
王荃;;内蒙古中部中朝与西伯利亚古板块间缝合线的确定[J];地质学报;1986年01期 |
11 |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火山岩的分类和命名(熔岩部分)(国内推荐方案)[J];岩矿测试;1984年04期 |
12 |
唐炎森;陈芳;;东海铸石主原料的配方及其岩石定名[J];江苏地质;1993年Z1期 |
13 |
赫英,王定一,祝总祺,张金功,刘洪营,宋来亮,李鸿文;胜利油田非烃气藏区火山岩的含金性及其意义[J];矿床地质;1995年03期 |
14 |
刘玉班;新港火山岩屏蔽区地震勘探攻关效果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2期 |
15 |
魏君奇,陈开旭,何龙清;德钦羊拉地区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讨论[J];云南地质;1999年01期 |
16 |
曾广策,王方正,郑建平,成中梅;准噶尔盆地基底火山岩中的辉石及其对盆地基底性质的示踪[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7 |
袁峰,周涛发,岳书仓;北阿尔泰火山岩形成机制的稀土判别[J];中国稀土学报;2003年03期 |
18 |
谢静;朱炳泉;常向阳;;滇西北金沙江带中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5年04期 |
19 |
朱云海;林启祥;贾春兴;王国灿;;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火山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5年12期 |
20 |
周建国;;济阳—昌潍坳陷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