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志超;吴福元;储著银;徐夕生;;安徽女山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同位素组成: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时代制约[J];岩石学报;2010年04期 |
2 |
于津海,S.Y. O'Reilly;雷州半岛英峰岭玄武岩中的铁铝榴石巨晶及母岩浆成因[J];科学通报;2001年06期 |
3 |
屈荣英,陈水安;雷州半岛硅藻土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及成矿规律[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4期 |
4 |
于津海;YSO’Reilly;徐夕生;王汝成;;元素在介质中的扩散能力及对交代橄榄岩化学性质的影响[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6期 |
5 |
刘红丹;黄荣通;;浅述雷州半岛火山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
6 |
陈墨香,夏斯高,杨淑贞;雷州半岛局部地热异常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科学;1991年04期 |
7 |
施承华,罗树文;雷州半岛南部二辉橄榄岩包体成因探讨[J];新疆地质;2003年04期 |
8 |
王彩虹;;雷州半岛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浅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5期 |
9 |
张治平;;关于湛江系地层及“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自流水盆地的发现[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年04期 |
10 |
徐夕生,蔡元峰,周新民;中国东南部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
11 |
孔中恒;雷州半岛火山岩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富水规律[J];热带地理;2004年02期 |
12 |
张勇,陈斌,邵济安,翟明国;华北太行晚中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
13 |
丘志力;吴福元;于庆媛;谢烈文;杨树锋;;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同位素组成[J];科学通报;2005年21期 |
14 |
张宏福;;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岩石圈地幔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J];地学前缘;2006年02期 |
15 |
韩江伟;熊小林;朱照宇;;雷琼地区晚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EM2成分来源及大陆岩石圈地幔的贡献[J];岩石学报;2009年12期 |
16 |
周媛婷;郑建平;余淳梅;陈曦;张明民;;内蒙古集宁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地幔演化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03期 |
17 |
陈苑;;雷州半岛地下水监测站网优化调整的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7期 |
18 |
王俊达,梁池生;雷州半岛南部第四纪钻孔岩芯的磁性地层结果[J];第四纪研究;1999年06期 |
19 |
陈曦;郑建平;;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矿物化学:华北岩石圈地幔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20 |
朱照宇,徐义芳,文启忠,蒲志平,周厚云,文高国,戴橦谟,梁俊平,梁池生,罗树文;华南雷州半岛第四纪多旋回火山岩-红土系列的层序与年代[J];第四纪研究;200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