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燕山期三次大规模成矿作用
【摘要】:正 燕山早期的Cu-PbZn(-Au)大规模成矿作用:华南地区的中生代是从印支运动开始的,其动力来自于中南半岛的挤压,主碰撞期应为250-230 Ma;该区在造山期和造山期后都发生拉张构造,如湘南220 Ma左右已有小规模的镁质岩浆活动产物,表明曾发生过初始的拉张-伸展。但拉张-伸展和地幔物
|
|
|
|
1 |
华仁民,陈培荣,张文兰,陆建军;论华南地区中生代3次大规模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2005年02期 |
2 |
邱瑞照;周肃;谭永杰;祁世军;高鹏;李文渊;陈秀法;王靓靓;陈正;元春华;韩九曦;王圣文;冯艳芳;;中国北方大陆及邻区岩石圈演化及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J];中国地质;2009年03期 |
3 |
毛景文;“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项目通过验收[J];矿床地质;2005年01期 |
4 |
孙文泓;《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大型矿集区预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正式启动[J];矿床地质;2000年01期 |
5 |
;973项目“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2002年年度进展[J];矿床地质;2003年01期 |
6 |
毛景文,王志良;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时限及其动力学背景的初步探讨[J];矿床地质;2000年04期 |
7 |
周振华;吕林素;冯佳睿;李超;李涛;;内蒙古黄岗夕卡岩型锡铁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0年03期 |
8 |
周少平;对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探寻有关基础研究的思考和讨论[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
9 |
毛景文
,胡瑞忠;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4年06期 |
10 |
华仁民;张文兰;顾晟彦;陈培荣;;南岭稀土花岗岩、钨锡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J];岩石学报;2007年10期 |
11 |
陶海;论川西燕山期的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J];四川地质学报;1994年01期 |
12 |
姬广义,汪洋,夏希凡;华北燕山期区域变质与内生成矿作用关系雏议[J];北京地质;2005年03期 |
13 |
舒孝敬;湖南及邻区地壳旋转的可能成因、对大地构造演化的影响及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关系初探[J];铀矿地质;2005年05期 |
14 |
贾承造;施央申;;东秦岭燕山期A型板块俯冲带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5 |
陶海;川西地区燕山期的发展演化及油气勘探[J];石油实验地质;1993年04期 |
16 |
张建;莫吉勋;陈东;邹招法;;宁镇地区内生金属矿床类型及成矿系列[J];江苏地质;1993年Z1期 |
17 |
张文亮,李朝辉,陈宇鹏,郭美萍;五台山区燕山期侵入岩特征及控矿作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5年S1期 |
18 |
姚蓉;罗开平;杨长清;;南黄海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3期 |
19 |
谢红洁;杜五虎;孙少波;李宏伟;;河南省蒲阵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科学之友;2011年16期 |
20 |
;我国成矿预测取得重要成果[J];有色矿山;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