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拉萨地块碰撞后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类型——Sr-Nd-Pb特征及其对大陆俯冲和成矿作用的启示
【摘要】:正 青藏高原是多块体多期次拼合而成(Tapponier,1999),若以最南部的雅鲁藏布缝合带作为主碰撞带,则基本的构造过程是碰撞之前的特提斯洋的俯冲和碰撞之后的印度大陆的俯冲,其中后一个过程,即印度大陆向高原之下的俯冲依然存在争议(赵志丹等,2003),这种俯冲于碰撞直接导致不同块体之间物质成分的混合作用,并通过岩浆作用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来。我们应用自己测试数据并结合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在青藏高原和拉萨地块的岩浆作用中分别鉴别出了不同地球化学端元及其端元混合作用,并且发现不同的混合作用对大陆俯冲和成矿作用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