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花岗岩的岩浆混合成因:辽东半岛千山花岗岩及包体的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证据
【摘要】:正 A型花岗岩一般出现在碰撞后和板内伸展地球动力学背景下(Eby, 1990, 1992; Black and Liegeois, 1993),可以提供有关碰撞后或者板内拉张环境下的岩浆过程以及这些岩浆对上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等信息(Turner et al., 1992; Mushkin et al., 2003)。然而,A型花岗岩的成因机制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幔源碱性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e.g., Turner et al., 1992; Mushkin et al., 2003);(2)由花岗质岩浆
|
|
|
|
1 |
郑建平,张瑞生,余淳梅,汤华云,张沛;冀东-辽西玄武岩二长岩包体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示踪燕辽地区169Ma和107Ma的热事件[J];中国科学D辑;2004年S1期 |
2 |
赵亮;郭锋;范蔚茗;李超文;覃小锋;李红霞;;广西十万大山地壳演化:来自印支期花岗岩中麻粒岩包体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记录[J];科学通报;2010年15期 |
3 |
曾雯;张利;周汉文;钟增球;向华;刘锐;靳松;吕新前;李春忠;;华夏地块古元古代基底的加里东期再造: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制约[J];科学通报;2008年03期 |
4 |
康显桂,陈克荣,陈小明;河北峪耳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2期 |
5 |
郑建平,路凤香,余淳梅,汤华云;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锆石Hf同位素、U-Pb定年和微量元素研究:华北下地壳早期演化的记录[J];科学通报;2004年04期 |
6 |
韩宝福;张磊;古丽冰;张文慧;谢烈文;杨岳衡;;岩石样品Hf化学分离及MC-ICP-MS同位素分析: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应用[J];岩石学报;2006年02期 |
7 |
杨岳衡;张宏福;刘颖;谢烈文;祁昌实;涂湘林;;地质样品的一次阴离子色谱法Hf分离及其MC-ICP-MS分析[J];岩石学报;2007年02期 |
8 |
李晓峰,梁金城,冯佐海;广西海洋山花岗岩体地球化学演变及其形成环境[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9 |
兰天佑,岳书仓;新疆阿拉套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10 |
汪相,W.L.Griffin,王志成,周新民,汪传胜;湖南丫江桥花岗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地球化学[J];科学通报;2003年04期 |
11 |
吴福元,杨进辉,柳小明,李铁胜,谢烈文,杨岳衡;冀东3.8Ga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时代[J];科学通报;2005年18期 |
12 |
张磊;韩宝福;古丽冰;张文慧;谢烈文;杨岳衡;;锆石Hf同位素:MC-ICP-MS和LA-MC-ICP-MS分析结果的比较[J];岩石学报;2006年02期 |
13 |
第五春荣;孙勇;袁洪林;王洪亮;钟兴平;柳小明;;河南登封地区嵩山石英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8年16期 |
14 |
丘志力;吴福元;杨树锋;朱敏;孙金凤;杨萍;;缅甸翡翠形成时代和成因的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制约[J];科学通报;2008年24期 |
15 |
章荣清;陆建军;朱金初;姚远;高剑峰;陈卫锋;招湛杰;;湘南荷花坪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Hf同位素制约及地质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4期 |
16 |
毛景文,李红艳,裴荣富;千里山花岗岩体地质地球化学及与成矿关系[J];矿床地质;1995年01期 |
17 |
丘志力;吴福元;于庆媛;谢烈文;杨树锋;;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同位素组成[J];科学通报;2005年21期 |
18 |
张彦龙;葛文春;高妍;陈井胜;赵磊;;龙镇地区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及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0年04期 |
19 |
韩娟;王彦斌;王登红;陈郑辉;王清利;侯可军;;江西黄蜂岭铀矿床花岗岩时代、成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J];地质与勘探;2011年02期 |
20 |
金鑫;葛文春;薛云飞;金玉东;;松辽盆地林深3井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组成[J];世界地质;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