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民兴;;河北省的孔兹岩系[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1991年06期 |
2 |
钱祥麟,李江海;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不整合事件的确定及其大陆克拉通构造演化意义[J];中国科学D辑;1999年01期 |
3 |
徐仲元,刘正宏,杨振升;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孔兹岩系的地层结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4期 |
4 |
刘福来,沈其韩,赵子然;内蒙古东南部孔兹岩系进变质过程矿物组合演化——来自锆石中矿物包裹体的证据[J];地质通报;2002年02期 |
5 |
陈陇刚,代新宇,李宁,陈丽荣;佛坪地区中元古代孔兹岩系地质特征[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6 |
刘建忠,李铁胜,卢良兆;贺兰山北段早前寒武纪孔兹岩系的变质变形演化及动力学[J];矿物学报;1998年04期 |
7 |
张建新,张泽明,许志琴,杨经绥,崔军文;阿尔金西段孔兹岩系的发现及岩石学和同位素年代学初步研究[J];地质论评;1999年01期 |
8 |
徐仲元,刘正宏,杨振升;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枣儿沟角度不整合的发现与美岱召岩群的建立——孔兹岩系之上的古元古代浅变质地层[J];地质通报;2003年07期 |
9 |
姜继圣;麻山群孔兹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1993年04期 |
10 |
曾令森;梁凤华;许志琴;戚学祥;;喜马拉雅造山带变泥质岩系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08年07期 |
11 |
卢良兆,董永胜,周喜文;内蒙古兴和-卓资太古宙孔兹岩系变质峰期水活度、氧逸度及其化学位变化[J];岩石学报;1999年04期 |
12 |
杨振升,徐仲元,刘正宏;孔兹岩系事件与太古宙地壳构造演化[J];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年04期 |
13 |
张建新,张泽明,许志琴,崔军文,杨经绥;阿尔金西段孔兹岩系的发现及岩石学、同位素代学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D辑;1999年04期 |
14 |
肖文交,侯泉林,李继亮,B.F.Windley,郝杰,方爱民,周辉,王志洪,陈汉林,张国成,袁超;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J];中国科学D辑;2000年S1期 |
15 |
刘建忠,卢良兆,李铁胜,欧阳自远;变质矿物生长的局部平衡体系——以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为例[J];矿物学报;2000年01期 |
16 |
姜耀辉,周珣若;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学及构造岩浆动力学[J];现代地质;1999年04期 |
17 |
高华;;晋冀蒙交界地区孔兹岩系构造演化[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3期 |
18 |
刘建忠,卢良兆,谢鸿森,刘喜山;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脱水熔融实验研究——临界熔体比例的确定及意义[J];地质科学;1998年04期 |
19 |
刘建忠,卢良兆,谢鸿森,刘喜山;孔兹岩系脱水熔融实验中水逸度、氧逸度和氢逸度的确定及意义──以贺兰山北段为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20 |
李兴振,尹福光;东昆仑与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之刍议[J];地质通报;2002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