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福元,林强,江博明(Bor-ming Jahn);中国北方造山带造山后花岗岩的同位素特点与地壳生长意义[J];科学通报;1997年20期 |
2 |
N.J.McNaughton
,汪雄武;扎伊普雷兹锡矿山布什维尔德花岗岩中长期活动的热液系统:Pb同位素证据[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4年04期 |
3 |
张宏飞,张本仁,张海祖,钟增球,索书田,王林森;桐柏山地壳结构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10期 |
4 |
魏永峰,罗森林;甘孜—理塘结合带中部花岗岩的地质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5 |
张文兰,华仁民,王汝成,李惠民,陈培荣;江西大吉山五里亭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探讨[J];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
6 |
李怀坤,NIU Yaoling;岩石中Pb同位素的多接收等离子质谱测定——数据、分析和处理流程以及注意事项[J];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7 |
高劢,乔秀夫,刘敦一,彭阳;直接测定内蒙古腮林忽洞组碳酸盐岩Pb-Pb同位素年龄[J];中国区域地质;1995年04期 |
8 |
周枫,凌洪飞,陆尊礼,蒋少涌;中太平洋铁锰结壳铅同位素研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1期 |
9 |
陈江峰,喻钢,薛春纪,钱卉,贺剑峰,邢直,张巽;辽东裂谷带铅锌金银矿集区Pb同位素地球化学[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5期 |
10 |
陈道公,支霞臣,李彬贤,王银喜,杨杰东;江苏盘石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Nd、Sr、Pb同位素特征[J];地球化学;1994年03期 |
11 |
刘贻灿,徐树桐,刘颖,涂湘林,江来利,陈冠宝,吴维平;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Pb同位素特征[J];矿物岩石;2002年03期 |
12 |
李毅;吴泰然;罗红玲;赵磊;;华北克拉通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钾玄岩的Pb同位素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3 |
严再飞;黄智龙;程礼军;许成;陈觅;;峨眉山高钛玄武岩物源的不均一性研究[J];矿物岩石;2007年04期 |
14 |
程文斌;顾雪祥;唐菊兴;王立强;吕鹏瑞;钟康惠;刘晓吉;高一鸣;;西藏冈底斯-念靑唐古拉成矿带典型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特征——对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性的指示[J];岩石学报;2010年11期 |
15 |
伍勤生
,许俊珍
,杨志;个旧含Sn花岗岩的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找矿标志[J];矿产与地质;1983年03期 |
16 |
M.T.McCulloch
,J.D.Woodhead
,王桂华;花岗岩形成过程中深部地壳规模流体运移的Pb同位素证据[J];华南地质与矿产;1994年01期 |
17 |
杨高学;闫存兴;李永军;金朝;吴宏恩;司国辉;夏昭德;;东准噶尔库布苏南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特征及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1期 |
18 |
;南岭及其邻区花岗岩同位素年龄的研究[J];地球化学;1972年02期 |
19 |
刘家远,沈纪利;江西钨的成矿岩浆体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年01期 |
20 |
刘昌实,牟维熹,潘恩沛;主分量分析与华南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的划分[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