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荣新;;锆石阴极发光和U-Pb年龄特征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2 |
江来利,吴维平,刘贻灿,李惠民;大别山南部宿松杂岩的U-Pb锆石和Ar-Ar角闪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3年03期 |
3 |
陈岳龙,罗照华,赵俊香,李志红,张宏飞,宋彪;从锆石SHRIMP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论四川冕宁康定杂岩的成因[J];中国科学D辑;2004年08期 |
4 |
王果胜,马文璞,刘文灿,程三友;北淮阳带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的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5 |
谢智,陈江峰,张巽,周泰禧,杨刚,李惠民;北淮阳新元古代基性侵入岩年代学初步研究[J];地球学报;2002年06期 |
6 |
李献华,李正祥,周汉文,刘颖,梁细荣;川西新元古代玄武质岩浆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同位素研究: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
7 |
江来利,吴维平,胡礼军,刘贻灿,苏文;大别山北大别杂岩的大地构造属性[J];现代地质;2000年01期 |
8 |
黄晶;储雪蕾;张启锐;冯连君;;新元古代冰期及其年代[J];地学前缘;2007年02期 |
9 |
关俊朋;何斌;李德威;;庐山地区星子群碎屑锆石SI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年03期 |
10 |
刘德民;中国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J];现代地质;2003年02期 |
11 |
С.Н.Гаврикова
,林德松;花岗岩类杂岩的含金性是其成岩作用的结果(以东外贝加尔中生代杂岩体为例)[J];地质地球化学;1990年02期 |
12 |
郑亚东;我国发现阿尔卑斯特大型推覆构造及变质核心杂岩[J];中国地质;1990年06期 |
13 |
朱志澄;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构造研究述评[J];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03期 |
14 |
L.E.Webb,S.A.Graham,C.L.Johnson,G.Badarch;南蒙亚干—翁奇海尔罕变质核杂岩的产状、年龄及意义[J];内蒙古地质;1999年02期 |
15 |
张进江,郑亚东;小秦岭变质核杂岩发育的阶段性及其年代确定[J];地质学报;1999年02期 |
16 |
白桦;西班牙罗塔超铁镁质杂岩中铁镁层的Nd、Sr同位素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1期 |
17 |
隋志龙;西藏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发现及其遥感影像特征[J];地学前缘;2002年04期 |
18 |
崔学军,曾佐勋;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J];地质科技情报;2002年03期 |
19 |
王立伟;;关于大兴安岭中段与燕山期中酸性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研究与探讨[J];硅谷;2011年03期 |
20 |
黄仁山;复杂岩层攻关协调会和定向器具选型会在成都召开[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3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