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烃源岩中超高异常锶的形成机制
【摘要】:正 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TOC)是评价资源量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取决于沉积环境。因此湖相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与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最近对东营凹陷的研究显示,烃源岩中TOC的高低波动变化与微量元素Sr含量的变化有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在优质烃源岩中呈现出Sr的超高异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某些关系。但是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与微量元素锶含量的相关关系受哪些因素控制?为什么在优质烃源岩中出现了Sr的超高异常?查明这些问题将为揭示烃源岩中锶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机理及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等提供理论依据。
|
|
|
|
1 |
秦建中;腾格尔;付小东;;海相优质烃源层评价与形成条件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4期 |
2 |
金涛;高日胜;高彩霞;罗强;王建;;从烃源岩测井评价结果看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勘探前景[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3期 |
3 |
姚素平,胡文瑄,陈龙生,朱东亚,薛春燕;香港坪洲岛早第三纪地层发现优质烃源岩[J];科学通报;2004年24期 |
4 |
孔庆芬;;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2期 |
5 |
王建;马顺平;李欣;司继伟;随立敏;蔡雪梅;;饶阳凹陷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9期 |
6 |
付玲;张子亚;张道伟;周世新;;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差异性研究及勘探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2期 |
7 |
腾格尔;秦建中;付小东;仰云峰;谢小敏;;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烃源岩评价[J];古地理学报;2010年03期 |
8 |
张文正;杨华;傅锁堂;昝川莉;;鄂尔多斯盆地长9_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1期 |
9 |
郑红菊;董月霞;朱光有;王旭东;熊英;;南堡凹陷优质烃源岩的新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
10 |
何明喜;杜建波;王荣新;周建文;曹建康;马荣芳;;大别山东南缘前陆盆地含油气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4期 |
11 |
张文正;杨华;杨奕华;孔庆芬;吴凯;;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发育环境[J];地球化学;2008年01期 |
12 |
杨华;张文正;蔺宏斌;吴凯;罗丽荣;;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10油源及成藏条件分析[J];地球化学;2010年03期 |
13 |
郑红菊;董月霞;王旭东;张水昌;张大江;朱光有;熊英;于海东;;渤海湾盆地南堡富油气凹陷烃源岩的形成及其特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
14 |
刘云田;杨少勇;胡凯;曹剑;边立曾;汪立群;陈琰;;柴达木盆地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J];高校地质学报;2007年04期 |
15 |
金强;朱光有;王娟;;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6 |
张林晔,孔祥星,张春荣,周文,徐兴友,李政;济阳坳陷下第三系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3年01期 |
17 |
朱光有,金强;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
18 |
王宗礼;李君;林世国;李正文;杨青;任彦芝;;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2期 |
19 |
曹海防;夏斌;范立勇;张娣;胡勇;;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1期 |
20 |
陈海红;;含油气盆地异常压力成因机制浅析[J];南方油气;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