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海生;西秦岭拉日玛金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S1期 |
2 |
晋慧娟,李育慈;西秦岭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沉积演化模式[J];中国科学B辑;1994年08期 |
3 |
王念忠,王俊卿,张国瑞,王世涛;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志留纪和早泥盆世棘鱼类的首次报道──西秦岭志留纪和泥盆纪脊椎动物研究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8年04期 |
4 |
李永军,刘社华,李注苍,李英;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地球化学信息[J];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
5 |
齐瑞荣;甘肃省西秦岭铅锌多金属矿考察圆满成功[J];西北地质;2003年04期 |
6 |
矫东风,吕新彪;西秦岭西部地区基于MAPGIS的金矿有利地段圈定[J];地质找矿论丛;2004年01期 |
7 |
傅力浦
,李跃西
,宋礼生
,温玉领;西秦岭的志留系[J];地层学杂志;1983年04期 |
8 |
林兵,孔牧,禹华珍,喻芒清,柯宇新;西秦岭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带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
9 |
李永军,李英,刘志武,李注苍,李金宝;西秦岭温泉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岩浆混合信息[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10 |
蒋岫芸;西秦岭北带泥盆系金矿成矿前景展望[J];铀矿地质;1995年03期 |
11 |
杨恒书,张凤岭,杨逢清,王治平;西秦岭造山带南缘黑水断裂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12 |
王学明,邵世才,汪东波;西秦岭金矿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贵金属地质;2000年01期 |
13 |
毛景文;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1期 |
14 |
张国伟,郭安林,姚安平;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
15 |
程彧,董铭,龙晓泳,方小敏,李晓斌,雷天柱;西秦岭李坝式金矿床成矿要素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6 |
刘建宏;;甘肃西秦岭区域成矿模式[J];甘肃地质;2006年02期 |
17 |
刘家军,郑明华,刘建明,周渝峰,顾雪祥,张斌,林丽,卢文全;西秦岭寒武系层控金矿床中硒的矿化富集及其找矿前景[J];地质学报;1997年03期 |
18 |
李永军,陈永彬,李英,金治鹏,刘志武,董俊刚;西秦岭铁矿床成矿系列及其区域地质对比[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1期 |
19 |
赵彦庆,叶得金,李永琴,陈国忠;西秦岭大水金矿的花岗岩成矿作用特征[J];现代地质;2003年02期 |
20 |
裴先治,丁仨平,胡波,李勇,张国伟,郭军锋;西秦岭天水地区关子镇蛇绿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4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