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贵州成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摘要】:很多矿产都产于不整合面及其附近,常见的有油气、金、铀、铅锌、铜、锑与铂族元素等,不整合面与成矿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作者认为,不整合面不仅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储矿的空间,且是一种容易失稳的界面,在后期的构造活动演化过程中,常形成走向弯曲的拆离断层带和韧性与脆性变形并存的韧性剪切带,进而驱动矿液运移和沉淀。不整合面类型不同,矿体形态和产出特征也不同,不整合面附近多形成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清墟洞组是贵州铅锌、汞和铀矿的重要赋矿层位,其原因是该地层成矿元素丰度较高,地层上部有透水性低的“地球化学障”,下部有与断裂相通的“矿源层”,一般都沿深大断裂发育的背斜轴部出露。银厂坡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其附近的会泽的矿山厂、麒麟厂(超)大型铅锌矿床非常相似,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
|
|
|
1 |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刘兴尧;蒙信礼;;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丘尔藻(Chuaria)及其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
2 |
李朝阳,刘玉平,管太阳,皮道会,叶霖;不整合面中的成矿机制与找矿研究[J];地学前缘;2004年02期 |
3 |
陆建有;2:3的蒙皂石-云母间层矿物研究[J];矿物学报;1990年02期 |
4 |
王立享;贵州古地理的演变[J];贵州地质;1994年02期 |
5 |
覃子建,罗远模,王继安;贵州地震活动图像及烈度区划[J];贵州地质;1994年04期 |
6 |
覃子建,罗远模,王继安;贵州的地震及最新的地震烈度区划[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7 |
杨惠明,刘诗荣;贵州地区油气勘探反思[J];贵州地质;2003年01期 |
8 |
李朝阳,刘玉平,叶霖,皮道会;有关贵州成矿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讨论[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4期 |
9 |
;《贵州地质》征稿简则[J];贵州地质;2004年04期 |
10 |
王景腾;马丽;刘娇;;剑河南加石英脉型金矿地质特征[J];贵州地质;2008年04期 |
11 |
刘宝川;金瞰昆;;岩溶水对贵州天马山隧道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
12 |
;贵州地质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J];贵州地质;1988年01期 |
13 |
邱蕴玉,陈兰书;贵州石油地质实验三十年[J];石油实验地质;1990年S1期 |
14 |
谭秋,王世杰,李阳兵;贵州连续性碳酸盐岩上覆景观特征的定量研究[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
15 |
刘平;;贵州铝土矿伴生镓的分布特征及综合利用前景——九论贵州之铝土矿[J];贵州地质;2007年02期 |
16 |
郑建军;;浅析贵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27号煤层的聚煤规律[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06期 |
17 |
黄文;李军;黄华州;;贵州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条件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02期 |
18 |
王芝尧;陈筠;;电法勘探寻找不良地质体——高密度电阻率法实例[J];岩土工程界;2009年11期 |
19 |
王腊春;蒙海花;苏维词;徐泽林;;用Ca~(2+)离子浓度估算岩溶地区岩石溶蚀速率:以贵州普定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20 |
林树基;贵州晚新生代构造运动的主要特征[J];贵州地质;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