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岩性与土地石漠化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摘要】:正 石漠化是中国西南连片分布的喀斯特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贵州为例,以GIS为分析手段,在构筑1:50万贵州岩溶地区岩石组合类型分布图的基础上,从空间相关性的角度阐明了不同级别石漠化与碳酸盐岩岩性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贵州省石漠化的分布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39%,占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的32.8%,
|
|
|
|
1 |
杨贵新
,周忠安;隆回县积极防治土地石漠化[J];湖南林业;2005年08期 |
2 |
梁丹丹;张兆干;;贵州土地石漠化原因及防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
3 |
袁春,周常萍,童立强,潘小菲;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地质;2003年02期 |
4 |
杜成材;;西南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的文化剖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5 |
刘宗洪;卢强;;思南县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其治理对策[J];绿色科技;2011年06期 |
6 |
张殿发,王世杰,周德全,李瑞玲;土地石漠化的生态地质环境背景及其驱动机制——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为例[J];农村生态环境;2002年01期 |
7 |
胡胜华,赵轶;浅谈贵州峰丛山地地区土地石漠化及其治理[J];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02期 |
8 |
胡业翠;刘彦随;吴佩林;邹秀萍;;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
9 |
黄金国;郭志永;;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
10 |
张军以;苏维词;苏凯;;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风险及评价指标体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2期 |
11 |
苏维词;杨华;李晴;郭跃;陈祖权;;我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防治[J];土壤通报;2006年03期 |
12 |
黄金国;魏兴琥;王兮之;;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4期 |
13 |
周红艺;王兮之;李辉霞;;粤北山区土地石漠化敏感性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10期 |
14 |
梁玉华;樊云龙;张军以;;基于土壤微生物的喀斯特土地石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
15 |
赵学瑛;;香格里拉县土地石漠化特点及治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01期 |
16 |
李森;董玉祥;王金华;;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J];中国岩溶;2007年04期 |
17 |
李森;魏兴琥;张素红;李红兵;王明刚;罗红波;王金华;;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03期 |
18 |
李森;魏兴琥;黄金国;王明刚;罗红波;李红兵;;中国南方岩溶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与过程[J];中国沙漠;2007年06期 |
19 |
廖赤眉,刘燕华,胡宝清,严志强,周兴;喀斯特土地石漠化的图谱分析与生态重建[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
20 |
李森;王金华;王兮之;李辉霞;陈志军;廖肖霞;;30a来粤北山区土地石漠化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以英德、阳山、乳源、连州四县(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