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粘虫种群迁飞发生动态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雷达观测试验记录的粘虫空中迁飞种群密度变动的数据、糖醋酒诱蛾剂地面测蛾量的数据、田间虫情调查的结果及东北各地粘虫发生危害情况的信息,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粘虫种群迁飞发生的动态,并着重阐述了近年东北粘虫种群的发生与危害。
|
|
|
|
1 |
赵圣菊;粘虫迁飞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2年11期 |
2 |
李丹,刘红梅,张铃,黎藜;毕节地区粘虫局部暴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4年05期 |
3 |
李淑华;气候变化与害虫的生长繁殖、越冬和迁飞[J];华北农学报;1994年02期 |
4 |
罗礼智,李光博,胡毅;粘虫飞行与产卵的关系[J];昆虫学报;1995年03期 |
5 |
赵奇峰;河南许昌地区粘虫大发生虫源问题的探讨[J];昆虫知识;1965年04期 |
6 |
孙金如;粘虫蛾卵巢发育交配状况与迁飞关系的初步分析[J];农业新技术;1990年04期 |
7 |
张志光;广东新兴县粘虫秋季发生规律[J];植物保护;1964年06期 |
8 |
;粘虫防治试验[J];昆虫知识;1975年02期 |
9 |
;科学工作者发现粘虫迁飞为害规律[J];山西农业科学;1983年12期 |
10 |
杨发泽,彭涛,刘玉琢,褚茗莉;试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粘虫[J];植物保护;1984年06期 |
11 |
毕富春;粘虫人工饲料研究梗概[J];华北农学报;1986年01期 |
12 |
濮景春,朱才荣;麦类粘虫预测方法的改进[J];植物保护;1989年02期 |
13 |
李含毅,夜梦承;粘虫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6年06期 |
14 |
樊东,李国勋,赵奎军;对粘虫高毒力Bt菌株的筛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5 |
樊琳;谷子粘虫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J];山西农业;2003年12期 |
16 |
田秀萍;粘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农业;2004年06期 |
17 |
金声希,王仰琮;晋中专区粘虫发生规律的初步探讨[J];昆虫知识;1960年04期 |
18 |
秦夏卿;粘虫防治药剂取代研究初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
19 |
孙金如;不同地区、不同世代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蛋白质、脂肪、糖含量测定结果初报[J];中国农业科学;1986年06期 |
20 |
殷永升,常金玉,赵九亨,徐艳霞,雷俊梅,韩学俭;晋中粘虫赤眼蜂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198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