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影响及价值
【摘要】:正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的影响及价值。方法:76例ⅢA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确诊后即接受NVB+DDP方案2个周期的全身化疗,然后手术。单纯手术组患者确诊后直接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69.2%,化疗的毒副作用较轻,全部患者均可以耐受。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94.9%,手术完全性切除率58.9%,单独手术组手术切除率和完全性切除率分别为78.4%和35.1%,新辅助化疗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
|
|
|
|
1 |
高伟生;梦鹏飞;陈刚;;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2年04期 |
2 |
邱晓光;俞守义;;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生存分析[J];广东医学;2007年02期 |
3 |
吴齐;吴楠;熊宏超;梁震;陈晋峰;张集昌;;经支气管针吸淋巴结活检(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纵隔再分期中的作用[J];中国肺癌杂志;2009年06期 |
4 |
范理宏;陈岗;陆舜;廖美琳;佘君;蔡映云;;神经内分泌分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06年02期 |
5 |
罗丹;陈正堂;;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影响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08年13期 |
6 |
周俊;夏洪;;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02期 |
7 |
杨金旗;苑学明;;新辅助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年31期 |
8 |
王雪海;甘崇志;陈凡;谢家勇;舒骏;曾富春;丛伟;;新辅助化疗后肺叶袖式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1年03期 |
9 |
黄逸生,吴一龙,杨学宁,杨衿记,廖日强;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医学;2005年03期 |
10 |
周清华;;N2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8年05期 |
11 |
李坚;吴建农;仇灏;俞力超;张德厚;施圣兵;丁明;;Ⅲ_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病理组织学效应及其预后的影响(英文)[J];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英文版);2006年02期 |
12 |
张仕义;王欣;戎铁华;郑列;曾灿光;谢泽明;余辉;朱志华;;术前纵隔镜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7年11期 |
13 |
陆舜;廖美琳;;ASCO 2010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0年08期 |
14 |
吴一龙;贲晓松;;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年18期 |
15 |
李槐,刘德忠,陈雁,吴洁清,于涛,郝晓宁,李志芳,周纯武;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11期 |
16 |
彭忠民,王潍博,罗静,陈景寒;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14期 |
17 |
江洪;王小红;周星明;;新辅助化疗对肺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2期 |
18 |
刘伟平;于红梅;高艳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化疗[J];医学综述;2008年08期 |
19 |
杨衿记;吴一龙;陈刚;谷力加;罗东兰;杨学宁;钟文昭;黄玉娟;廖日强;黄逸生;;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SUV_(max)及VEGF表达的影响[J];中国肿瘤;2008年06期 |
20 |
梁永;黄东宁;蔡凯;;新辅助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疗法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