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2008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居第六位,严重威胁着我国妇女的健康。与发达国家定期的筛查和规范化的治疗相比,我国的乳腺癌防治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以人群为基础的全国性乳腺癌筛查政策、尚未建立覆盖全国的肿瘤登记系统、尚无肿瘤临床专业准入标准,现阶段我国乳腺癌的流行趋势及临床特征仍不甚明了,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尚不规范,新的治疗方法并未得到完全的应用或应用不规范。目的研究现阶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流行趋势特征、诊治现状及预后情况,为促进乳腺癌的预防控制和规范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癌症基金会项目《中国乳腺癌临床流行病学(以医院为基础的)多中心研究》的资助下,本研究作为西南地区的项目点,抽样收集1999-2008年10年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以病理诊断为准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病案报告,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及影像诊断结果、治疗方式、临床肿瘤病理特征及随访生存情况等相关信息。建立Visual FoxPro 9.0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Epi data 3.0软件对数据进行两遍核查,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统计描述、x~2检验、趋势x~2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寿命表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乳腺癌患者651例,发病中位年龄为47岁,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0-49岁,尚未发现在10年间有年轻化趋势。TNM分期以Ⅱ期最为常见(57.8%),其次为Ⅲ期(31.6%),且Ⅲ期患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钼靶X线、高频超声、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2%、83.9%、94.5%;术前组织学病理诊断浸润性癌的符合率为87.2%,对髓样癌的诊断符合率仅为55.6%。高频超声和粗针穿刺活检的应用比例有随年份增加的趋势,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则逐年下降。手术治疗以改良根治术为主(90.4%),其次为保乳术(7.2%),保乳术应用比例逐年增高,而改良根治术逐年下降;放疗方式以根治/改良根治术后放疗为主(61.7%),但保乳术后辅助放疗应用比例逐年增高;新辅助化疗(21.5%)、术后化疗(75.0%)10年间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复发转移后化疗的使用比例有随年份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内分泌治疗以辅助内分泌治疗为主(80.9%),复发转移后内分泌治疗所占比例较低。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ERPR结果及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患者是否接受术后放疗5项因素与生存率有关;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我国发病高峰年龄比西方国家提前了10年,但尚未发现在10年间有年轻化趋势;尚未开展定期乳癌筛查可能是我国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的原因;钼靶X线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正确性较高且稳定,但粗针穿刺活检有逐步取代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的趋势;保乳术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应用比例逐年增高,但仍低于西方国家水平;术后肿瘤大小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提示早诊早治有利于乳腺癌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