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四种游离组织瓣(前臂皮瓣、大腿前外侧皮瓣、腹直肌皮瓣和腓骨复合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不同组织瓣的适应证。方法:对129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原发疾病、上颌骨缺损情况、游离组织瓣选择、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功能恢复情况,探讨游离不同组织瓣行上颌骨缺损重建的适应证。结果:129例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 59例,年龄15~86岁,中位年龄45.0岁;其中炎症2例,创伤3例,放射性骨坏死3例,良性肿瘤19例,恶性肿瘤102 例。按照Brown上颌骨缺损分类,I类(上颌骨低位切除) 为7例,Ⅱ类(上颌骨次全切除)为74例,Ⅲ类(上颌骨全部切除)为34例,Ⅳ类(上颌骨扩大切除)为14例。游离组织瓣应用情况:腓骨复合组织瓣56例,腹直肌皮瓣38例,前臂皮瓣32例和大腿前外侧皮瓣3例。所有组织瓣均经血管吻合, 其中1例腓骨复合组织瓣和1例腹直肌皮瓣坏死,组织瓣移植成功率达98.4%。术后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口鼻腔及口腔上颌窦封闭完全,均能经口腔进食,术后语音清晰,无发音不清。结论:游离组织瓣在上颌骨缺损修复中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四种游离组织瓣各有其适应证,要根据上颌骨缺损的具体情况和病人的全身状态来进行选择。前臂皮瓣相对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适于高龄患者及I类和Ⅱ类的上颌骨缺损;腓骨瓣更适于I类和Ⅱ类的上颌骨缺损,腹直肌皮瓣则更适于Ⅲ类和Ⅳ类大型上颌骨缺损。
|
|
|
|
1 |
李玉增;王力敏;毛驰;;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附12例报告)[J];北京医学;2007年03期 |
2 |
毛驰,俞光岩,郭传瑸,黄敏娴,彭歆;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初步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年01期 |
3 |
王涛;;颞肌筋膜瓣即刻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2010年09期 |
4 |
邓润智;胡勤刚;王乾;俞青;;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上颌骨修复体的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2008年01期 |
5 |
殷卫红,王力敏,戚道一,刘静明,朱正宏;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缺损手术后的管理[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
6 |
牛学刚;韩小宪;王玉乾;王寒冰;李光辉;门肾力;;上颌骨大型缺损时颧骨牵张成骨重建骨性支持2例报告[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
7 |
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双侧上颌骨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
8 |
李儒煌;蔡志刚;;上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
9 |
陈巨峰,冼淡,杜永军,李庆生,劳均平,符志锋;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上颌骨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
10 |
牛学刚;韩小宪;郝永;;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41期 |
11 |
石旭旭;姜海英;贾绍玉;赵跃峰;;改良软衬式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后咀嚼效率的测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7期 |
12 |
隋晓光;吴学礼;;中空式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23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9年05期 |
13 |
毛驰!100081,彭歆!100081,俞光岩!100081,郭传瑸!100081,黄敏娴!100081,张益!100081;100例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移植的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
14 |
康雅静,于秀英;翼状平板式上颌骨缺损修复法恢复口腔功能[J];现代康复;2000年10期 |
15 |
王林;;单侧上颌骨缺损重建与赝复体修复临床评价[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1期 |
16 |
王燕一;隅田由香;乙丸贵史;谷口尚;;无牙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体会[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
17 |
白冰;伊哲;杨晓东;艾红军;;一侧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1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年04期 |
18 |
毛驰,俞光岩,彭歆,郭传瑸,黄敏娴,张益;46例口腔颌面部游离腓骨瓣移植的临床分析[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
19 |
赵冰净;王稚英;;上颌骨重建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20 |
王燕;刘文;赵鹏;;套筒冠固位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