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帕提曼曹俊张铃张志愿  
【摘要】:目的:探讨 HPV16感染与端粒酶活化在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对口腔上皮不同阶段病变的82例标本进行了 HPV16 DNA 的 PCR 检测及端粒酶活性催化亚单位(hTRT)mRNA 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异常增生、鳞癌 HPV16感染率分别为14.3%(1/7)、42.0%(3/7)、66.6%(20/ 30)、92.1%(35/38);hTRTmRNA 阳性率分别为0.0%(0/7)、0%(0/7)、 0.0%(9/30)、81.0%(31/38)。hTRTmRNA 与 HPV16协同表达率为 67.0%(559/82)。结论:HPV16感染与口腔上皮恶变关系密切;HPV16 与端粒酶的激活可能存在时序上的协同作用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先军;涂明利;刘为舜;刘玉全;罗国仕;雷怀定;;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2005年23期
2 刘章锁;于喜法;;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J];肿瘤防治研究;2006年02期
3 曹前;吴家廉;骆文龙;;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对鼻咽癌HNE-1细胞生长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6年12期
4 曹瑞珍;薛艳;张丽伟;;端粒、端粒酶和肿瘤、细胞衰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陈莉;姜军;杨新华;范林军;陈显春;;乳腺癌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和BRCA1蛋白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6 刘东成;徐芃;程弈星;;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及肿瘤的研究进展[J];硅谷;2008年16期
7 吴小琴;丁国武;牛静萍;段蓉;郭红云;张晓文;;TCDD对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11期
8 刘永仙;刘晓斌;王亚萍;;肝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6期
9 李玲;马俊芬;连鸿凯;白玉;蔡朝阳;郭历琛;苗凤台;;端粒酶检测对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的影响及意义[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9年04期
10 刘金婷;党秉荣;李文建;张晓文;;端粒酶活性与肿瘤放射治疗的关系[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9年03期
11 陈铁河;印木泉;朱炳钗;蔡平;;端粒酶活性在肿瘤组织和胚胎组织中的表达[J];海军医学杂志;1997年04期
12 林瑶光;;端粒、端粒酶与消化系肿瘤[J];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2000年02期
13 李宝杰;王新红;曲波;;肝细胞癌变过程中cyclin D_1的异常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分析及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11期
14 杨敏;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端粒酶及相关亚基hTERT mRNA、hTR mRNA的检测及意义[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5 姚金凤,吴春丽,陈慧霞,张瑞锋;黄芪多糖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5年04期
16 王琼书,林爱丰;端粒酶与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7 李杉;;端粒酶抑制剂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18 李健玲;罗佐杰;;端粒酶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与肾上腺肿瘤[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2006年03期
19 乌兰;潘凯丽;苏明权;;儿童急性白血病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武警医学;2006年10期
20 李艳;葛莲英;谢裕安;刘剑仑;覃宇周;;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帕提曼;曹俊;张铃;张志愿;;16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及端粒酶在口腔病变及鳞癌中的表达[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始明;徐勇;陈晨;王燕;花清泉;陶泽璋;;端粒酶受抑制后喉癌细胞端粒延伸替代途径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梦真;乔玉环;史惠蓉;;宫颈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陈鸣;杨蓓蓓;张行;;端粒酶活性对喉癌、喉咽癌预后影响[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文忠;赖肖芬;申聪香;于超生;;PinX1基因靶向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鼻咽癌细胞凋[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福才;王淑云;李婵媛;袁海明;李魏;李子政;郭星;李晓渝;;MKRN Ⅰ基因和HSP90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情况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7 秦建领;张霞;王国斌;郭勇;;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8 鲁明良;洪宇;胡扶农;;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的影响及意义[A];2006年浙江省肛肠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梁岚;黎丹戎;李力;张玮;;靶向端粒酶TERT基因SiRNA表达载体对卵巢癌A2780细胞株端粒酶TERT基因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孙蓬明;魏丽惠;王建六;赵丽君;张峻霄;高敏;J Sehouli;;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性、hTERT基因表达改变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中心体与端粒酶在大鼠肝癌与小鼠皮肤癌发生中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6年
2 孙玲;hTERT及c-myc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D];郑州大学;2005年
3 谢万灼;高三尖杉酯碱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端粒—端粒酶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0年
4 张彬;PinX1在端粒/端粒酶调控和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应作霖;蕈样肉芽肿的端粒酶及P53与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6 胥昀;塞来昔布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郭献灵;缺营养诱导的自噬和端粒酶在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中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8 李星云;三磷酸腺苷氯化镁及甲孕酮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闫炳智;野生型p53基因治疗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潘风光;MDV致瘤的分子机理[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晓维;新的端粒酶相关蛋白T-STA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曹孙琼;抑制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细胞增殖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郭献灵;端粒酶在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不敏感性中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姚珂;反义PNA抑制端粒酶活性对肺癌A549细胞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李宇;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No8A、No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6 高洪臣;耐药和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检测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8年
7 仇昊;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P53及nm23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8 张营;人肝癌组织中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9 江希萍;端粒酶联合血清CA125测定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马莉;端粒酶、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桥;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宫颈癌诊断[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王振岭;反义hTERT可促进肺癌细胞A549凋亡[N];科技日报;2003年
3 衣晓峰 孙理;研究显示 端粒酶可作为胃肠肿瘤诊断标志物[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衣晓峰 孙理;端粒酶或为胃肠肿瘤诊断标志物[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麦国荣;端粒、端粒酶与肺癌诊治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6 王振岭;反义hTERT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张中桥;为治癌提供可靠指标[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张中桥;端粒酶在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N];科技日报;2003年
9 衣晓峰 孙理 记者 吴天飞;哈医学专家新招诊断治疗肠胃癌[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见习记者 欧阳金文;溃疡经久不愈会诱发口腔癌变[N];大众卫生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