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形标准曲线的模型设定
【摘要】:根据板形判别模型,提出板带轧机板形标准曲线的模型设定,通过确定板形判别因子值,得到板带的残余应力横向分布模式。该模型的思路和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消除板凸度并同时兼顾板形良好,最终使板形趋于最好,这种模型的目标是实现板形和板凸度的综合最优控制。本文为板形标准曲线的设定建立了新的理论方法,进一步从理论上定量研究板形标准曲线模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
|
|
|
1 |
尚继东;空气轴承式板形辊的维护和检修[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1年10期 |
2 |
梁艳;周永伟;宣国宝;秦秀珍;;影响板形因素分析及综合改善[J];冶金管理;2020年07期 |
3 |
陈军;;冷轧目标板形设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钢铁;2013年03期 |
4 |
于丙强;杨利坡;孙建亮;;冷轧带钢板形检测辊研究现状[J];轧钢;2011年02期 |
5 |
张兵,王快社,王训宏,梁彦安,沈洋;热轧板带板形检测发展分析[J];冶金设备;2005年01期 |
6 |
庞玉华,钟春生,王经涛,罗子健;浅谈板形仪的研究动向[J];钢铁研究;2000年05期 |
7 |
刘忠明;压电式板形辊的维护和检修[J];铝加工;2003年01期 |
8 |
张建雷;岳重祥;陈卫;陆佳栋;钱红伟;;板形辊位置补偿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上海金属;2022年02期 |
9 |
吴瑞宝;;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板形识别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0年11期 |
10 |
杨利坡;于丙强;孙亚波;王军生;;冷轧带钢在线板形信号补偿技术及工业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
11 |
王鹏飞;张殿华;刘佳伟;王军生;;变包角板形测量值计算模型[J];钢铁研究学报;2010年01期 |
12 |
刘佳伟;张殿华;王军生;王鹏飞;;接触式板形仪动态标定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轧钢;2010年03期 |
13 |
张进之,段春华,朱健勤;板形计法的定义及实验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12期 |
14 |
张文元,李庚唐;板形仪发展概况[J];鞍钢技术;1992年01期 |
15 |
吴俊辉;黄长清;蔡央;刘磊磊;谷向磊;;轧制板形对铝板带剪切后宽度影响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7年07期 |
16 |
王向丽;李谋渭;张少军;;测张式板形仪分段辊区域宽度对板形检测精度的影响[J];冶金自动化;2010年02期 |
17 |
刘佳伟;张殿华;王鹏飞;王军生;;边部覆盖率板形测量值计算模型[J];钢铁;200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