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川,宋玲媛,刘希文,尚宏志;pH值对P-204萃取分离Zn~(2+)、Cu~(2+)的影响试验[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03期 |
2 |
姜凌,毛希安;Cd(Ⅱ)和ATP的结合位点的NMR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
3 |
李国军,刘晓光,陈大明;La_(0.8)Sr_(0.2)MnO_3水基料浆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年S1期 |
4 |
徐红彬,张懿,李佐虎,李会泉;铬盐清洁生产工艺中铝的脱除[J];化工进展;2003年01期 |
5 |
郭良洽;谢增鸿;林旭聪;郑向华;张茂生;陈国南;;pH敏感功能聚合物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8期 |
6 |
P.DEDOMATO
,J.M.CASES
,M.KONGOLO
,A.CARTIER
,J.L.RIVAIL
,赵景云;戊黄药离子的稳定性与PH的关系-模拟及与乙黄药离子的比较[J];有色矿冶;1992年06期 |
7 |
张俊虎,刘刚,李进利;替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及质控分析[J];上海医药;1997年07期 |
8 |
乔守良,徐雁敏,赵钦勋;改进DDTC法测定水中铜[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年03期 |
9 |
詹伯君,林锋,夏敏涛;中文智能型pH在线监控仪及其在SBR工程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1998年01期 |
10 |
刘晓宏,郝明德;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氮分解特征的影响[J];土壤与环境;2000年02期 |
11 |
庄峙厦,李伟,陈曦,孙大海,王小如;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2 |
梁永锋,王传娥;用酸度AG代替pH的研究[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3 |
向玉梅,刘立平,高鸿慈;浅议化学中的几个量和单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年06期 |
14 |
郭良洽,聂秋艳,谢增鸿,吴伟钦,陈国南,陈曦,王小如;一种基于离子对技术的pH传感膜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3年06期 |
15 |
张春水;王蔚欣;黄星;赵蒙;;不同pH条件下海洛因毒品的溶解性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10年01期 |
16 |
王刚,万其进,叶永康;pH化学传感器的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
17 |
黄玉平;测定水中总氰化物时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的探讨[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年02期 |
18 |
王洪敏,熊一力,刘光泽,贾彦征,潘菲;碱性气体对鼠卵营养液M16和M2pH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0年05期 |
19 |
许瑛瑛,许江,华欲飞;脂肪氧合酶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2年04期 |
20 |
刘春玉;杯[4]间苯二酚对-5 ,11,17,23-四苯偶氮磺酸盐的合成(英文)[J];合成化学;200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