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惠卫军翁宇庆董瀚  
【摘要】:正1前言高强度和长寿命是高品质特殊钢的两个重要特征。疲劳破坏是影响高品质特殊钢进一步高强度化和长寿命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具有优异的抗疲劳破坏性能是高品质特殊钢研发工作的重点之一。高周疲劳为部件和结构失效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传统的疲劳数据往往局限于10~7周次以下,然而在许多工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海民;陈思联;郝立群;惠卫军;董瀚;翁宇庆;;2000 MPa高强度钢的超高周疲劳破坏行为[J];特殊钢;2008年03期
2 翁宇庆;;提高高强度钢使用寿命的科技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Z2期
3 薜红前,陶华;20 kHz频率下高强度钢超高周疲劳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5期
4 邵闯;BATHIAS Cloude;WAGNER Danièle;陶华;薛红前;;一种高强度钢的超高周疲劳及热耗散研究[J];材料导报;2010年16期
5 王广生;航空高强度钢原材料和热加工的缺陷及改进措施[J];材料工程;1983年02期
6 韩曙光,董战虎;13M nNiMoNbR钢焊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王磊;费敬银;辛文利;;飞机起落架应力腐蚀断裂及预防措施[J];热加工工艺;2011年04期
8 江亚平;;高强度钢在混凝土泵车上的焊接应用[J];现代焊接;2007年05期
9 陈连银;;加工高强度钢用的四棱钻头[J];机械工人.冷加工;1974年04期
10 祝忠厚;;高强度钢球形罐的焊接施工[J];石油工程建设;1983年06期
11 陈松祺;;镀层氢脆性测定方法[J];电子工艺技术;1984年01期
12 马永年;高强度钢的刨削[J];工具技术;1985年12期
13 H.鲍姆加特;杨荫;;近海技术用高强度钢[J];材料开发与应用;1985年06期
14 蔡长根;何中南;;焊接高强度低合金钢产生的层状撕裂[J];造船技术;1986年04期
15 江原隆一郎 ,段淑娥;低温海水中的近海结构用高强度钢的腐蚀疲劳行为[J];材料开发与应用;1988年02期
16 王淑怀;;可焊接的785兆帕级高强度钢生产技术及其开发[J];武钢技术;1989年07期
17 许昌淦;高强度钢在马氏体点以下的贝氏体转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18 刘建新,涂小慧,胡志忠,鄢文彬,涂铭旌;两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低温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及疲劳机制图[J];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04期
19 陈伟 ,宋大有;直径3.22m高强度钢双层壳压力筒的焊接[J];造船技术;1992年09期
20 朱治孝;;解决高强度钢弹性零件磷化脆性的方法[J];材料保护;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卫军;翁宇庆;董瀚;;高强度钢的长疲劳寿命化技术[A];2011年全国高品质特殊钢生产技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衣鸿飞;鲁连涛;植柏宇;;超声加载频率对高强度钢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摘要及论文集[C];2010年
3 惠卫军;赵海民;聂义宏;翁宇庆;董瀚;;洁净度对高强度钢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破坏行为的影响[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志勇;陈邦文;陈吉清;胡敏;宋育来;;武钢耐候钢的现状及发展[A];2009年全国热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旭平;尹永晶;张勇;;一种高强度钢的热处理工艺试验[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王声平;李勇军;常秀敏;;喷丸对超高强度钢GC4疲劳极限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赵蕾;王晶;张宗峰;于祝敏;;美标热轧螺纹钢筋时效分析[A];2009全国建筑钢筋生产、设计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9年
8 赵蕾;王晶;;美标热轧螺纹钢筋时效分析[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松祺;;解决“高强度钢防腐特种工艺”几点体会[A];2009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胡传顺;顾玉熹;;试验温度与高强度钢模拟焊接热影响区韧性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春争;正交切削高强度钢绝热剪切行为的微观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钟宁;高强度Q&P钢和Q-P-T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贵宝;高强度薄板拉深模具结构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缪宏;基于冷挤压的高强度钢内螺纹抗疲劳加工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张梅;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相变塑性钢的开发和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6 汤禹成;高强度钢板料拉深成形工艺稳健设计及模具结构拓扑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和平;高强塑积热变形淬火碳分配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柯;高强塑积Q-P-T钢及其强塑性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薛红前;超声振动载荷下材料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郭盛杰;金属材料超高周疲劳寿命分布和元件高可靠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效文;22MnB5高强度钢电阻点焊性能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马云旺;高强度钢汽车纵梁的成形及回弹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李洪周;先进高强度钢扭曲回弹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朱强;差厚激光拼焊板焊接工艺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5 吕立博;低温高强度钢焊接组织与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6 许明三;NM360高强度材料钻削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7 戈丽敏;轿车高强度钢后横梁成形仿真及回弹补偿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8 余民芳;针对高强度要求的激光堆焊修复工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洪波;高强度钢在切削过程中的绝热剪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10 沙小伟;Q460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工艺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廷杰;高强度钢应力比对疲劳性能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2 少卿;一种新型汽车面板用高强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3 陈恒庆;结构用高强度钢材 技术发展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4 肖英龙;神户制钢 高强度汽车钢板的开发及今后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5 廖建国;控制显微组织提高高强度钢抗延迟断裂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6 郭廷杰;日本汽车用冷轧高强度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7 全荣;降低用户成本的特殊钢技术及产品[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8 廖建国;国外开发出高强度镀锌钢板[N];世界金属导报;2003年
9 廖建国;建筑结构用780MPa级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10 肖英龙;结构钢开发新动向[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