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国栋崔勇  
【摘要】:利用MULTIPAS多功能连续退火模拟机进行IF钢在不同温度下的退火实验,探索退火温度对IF钢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指导本钢浦项生产实践,对加热工艺的进行优化,找出最佳的加热温度使产品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明亚;朱伏先;马世成;张自成;;冷轧Q345钢退火工艺的实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高鲁峰;康永林;吕超;朱国明;刘仁东;林利;;Ti-IF钢连续退火组织演变及微观织构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11年09期
3 祝志峰;赵爱民;赵征志;唐荻;牛枫;;两相区部分奥氏体化对连续退火双相钢相变过程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7期
4 周红岩;杨庆元;张华;;连续退火时效温度对Si-Al复合TRIP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J];河北冶金;2011年06期
5 杜伟;梁根选;娄琦;李云龙;王长安;杨专钊;;JCOE制管与防腐过程对抗大变形钢性能的影响[J];焊管;2011年06期
6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No.2 HAPL热试车成功[J];炼钢;2011年03期
7 张亚江;刘清友;贾书君;项金钟;;热处理工艺对低碳Si-Mn系TRIP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8 李闯;王学敏;尚成嘉;贺信莱;;连续冷却过程中铜含量对析出的影响[J];钢铁;2011年08期
9 张熹;董现春;陈延清;章军;;Q550D低碳贝氏体钢焊后热处理工艺的确定[J];机械工程材料;2011年06期
10 郑之旺;王敏莉;李叙生;;卷取温度和冷轧压下率对高强度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2011年03期
11 杨涤心;孙远方;;火焰矫正温度对低合金高强钢焊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1年08期
12 蒋凤兵;邢闻;缪颢;;宝钢热轧基板热镀锌的发展及应用[J];硅谷;2011年15期
13 尹云洋;杨王玥;李龙飞;方芳;;基于动态相变热轧TRIP钢塑性断裂的实验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年09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栋;崔勇;;连续退火温度对IF钢的影响[A];2009年全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锋;吕家舜;;退火温度对0.4mm热镀锌Ti-IF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王晓军;夏天东;陈学定;赵文军;;离心自蔓延反应过程的热模拟[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周正;杨春楣;丁培道;潘复生;;ZK60和AZ31变形镁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熊新民;;电缆连续退火系统PI—模糊并联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朱晓东;王利;;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对Si-Mn系冷轧双相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7 崔勇;佟强;;冷轧汽车板退火技术剖析[A];第二届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卫民;王勇;吴开源;;焊接热循环对镍基喷熔层耐蚀性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9 赵开涛;张小松;杜垲;陈振乾;;制冷压缩机热模拟系统的研究[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贾旭;;连退IF钢抗拉强度性能改进[A];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翠欣;X80高强管线钢的焊接性及其模拟仿真[D];天津大学;2005年
2 陈永禄;熔体处理对易拉罐用铝材热变形行为的作用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3 李振红;亚热控制成形过程模拟及模具磨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韩会全;低碳硅锰系冷轧连续退火DP钢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邓照军;600MPa级高铝系冷轧双相钢的开发及微观组织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成安;分布式环境下聚类分析新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奇斌;相变存储单元热模拟及其CMP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8 李文斌;含Sc的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阳;钢铁企业轧线批调度问题的建模与最优化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胡国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连续退火实验机控制过程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1年
2 昌亮;冷轧连续退火线入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温小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模拟及软件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赖华;离心SHS制备陶瓷不锈钢双层内衬钢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古今;陶瓷不锈钢双层内衬钢管的制备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6 刘全有;煤成烃热模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1年
7 周月波;10Ni5CrMoV钢MIG焊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朱鹏;单一压力容器镍氢电池的热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胡颖翰;不同变形方式对GCr15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张俊粉;组织细化对调质中碳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迅;Corus公司建设第三代铝带连续退火生产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2 江芸涵;校长“火”中体验“自救”[N];四川日报;2007年
3 ;带钢热处理工艺及比较[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4 赵惠娟 程国;唐钢镀锌线兼容生产退火板成功[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5 吕燕;金辉集团:依托先进设备提升核心竞争力[N];宜兴日报;2007年
6 记者 赵小兰 通讯员 顾骏强;浙江气象成为建筑节能的“助推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7 祃丽婷;二十冶两项技术获国家专利授权[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刘书栋;“双高”需求促进冷轧机及轧辊发展[N];中国冶金报;2006年
9 ;日本钢铁工业环保战略与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10 任彩珍;长通集团加快产品优化升级步伐[N];白银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