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前言

【摘要】:正本报告是在中国科协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依据《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科协学发[2008]74号)的规定,在《2006—2007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报告》基础上,侧重近两年的发展研究编写的。冶金工程技术学科发展综合报告对近两年钢铁科技创新在产品结构优化的重大进展、新一代钢铁工艺流程研究与实践中的成果、节能减排技术的进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鹏;黄晓然;董君伟;;浅析冶金工程专业[J];高校招生;2006年04期
2 刘辉;;浅谈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生如何成功就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11期
3 杨喜云;龚竹青;秦毅红;;提高冶金工程专业实习效果浅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邹建新;李新生;韦丽萍;孙艳;;攀枝花学院冶金工程专业的建设及课程体系的构建[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5 张芳萍;孙斌煜;李海斌;秦妍梅;;冶金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研究[J];太原科技;2007年12期
6 佘元冠;杜立辉;盛晓娟;;对我国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06期
7 杨冶立;朱光俊;杜长坤;任正德;;应用型冶金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01期
8 邹建新;彭富昌;李新生;周兰花;;冶金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J];中国冶金教育;2008年01期
9 韩明荣;朱光俊;邓能运;;应用型冶金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杨治立;朱光俊;万新;夏文堂;;提高冶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11 杨治立;朱光俊;吕俊杰;;冶金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18期
12 石永敬;朱光俊;杨治立;吕俊杰;夏文堂;;冶金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3 邹建新;徐慧;;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J];中国冶金教育;2010年03期
14 陈福亮;陈利生;徐征;余宇楠;李柏村;;浅谈高职院校冶金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期
15 焦丽娜;芦笙;徐玉松;张荣良;;冶金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0年06期
16 闫永旺;范秀风;宋巍;;改革冶金工程专业实习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10年06期
17 翟大成;刘能生;和秋昆;胡翠;;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18 张利华;翟大成;胡翠;;冶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年02期
19 杨少华;杨凤丽;童长仁;徐志峰;廖春发;;实习在冶金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3期
20 赵俊学;李小明;崔雅茹;姚红红;;冶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与保障机制[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仲琛;万鲁愚;金庆珍;车连房;李传峰;;第十五篇 冶金工程技术[A];2007-2008山东省学科发展报告[C];2008年
2 韩丽辉;;冶金工程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水模型及数值模拟系统在冶金工程专业中的应用[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苏天森;;钢铁形势与冶金工程技术学科的发展[A];圆坯大方坯连铸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冯根生;宋忠平;;实验教学与研究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冶金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韩丽辉;刘云;冯根生;宋忠平;;冶金研究型人才工程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月生;冶金工程EPC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开宇;固定合同总价模式下冶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代金臣;大型冶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孔峥臻;江西理工大学筹建冶金工程学院[N];中国冶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师威 李江;东升冶金工程公司让国外技术成为自身生产力[N];铁岭日报;2012年
3 重庆科技学院 杜长坤 吕俊杰 朱光俊;以创新加快培养应用型冶金人才[N];中国冶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