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30t转炉的COMI炼钢工艺实验研究

易操  朱荣  尹振江  侯娜娜  陈伯瑜  汪灿荣  柯建祥  
【摘要】:结合COMI炼钢工艺冶金反应热力学分析、物料及能量计算及热态实验研究,证实了COMI炼钢工艺的可行性.通过COMI工艺工业实验研究发现,与常规转炉冶炼工艺相比,COMI工艺在降低炼钢氧耗、控制一倒钢液及炉渣成分等方面效果显著,氧耗平均减少5.30%;一倒钢液[C]降低14.74%,[P]降低7.20%;炉渣中TFe损失降低1.79%,FeO量降低2.29%.为COMI工艺大规模应用于转炉炼钢工业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戚振彪;赵泽;;转炉下料的自动控制[J];安徽冶金;2004年01期
2 何先庆;;系统优化降低钢铁料消耗[J];山西冶金;2009年05期
3 胡燕;何腊梅;;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的方法研究[J];钢铁技术;2009年06期
4 陆祖廉;;从攀钢、酒钢看转炉炼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J];钢铁;1989年05期
5 谢书明,柴天佑;转炉炼钢自动化现状与发展[J];冶金自动化;1998年01期
6 杨尚宝,吴旻;转炉炼钢智能仿真培训系统[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朱光俊,梁本川,卢科;转炉炼钢静态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8 刘浏,余志祥,萧忠敏;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冶金;2001年01期
9 王仁贵;李伟东;孙群;;180t转炉脱碳速度分析[J];鞍钢技术;2008年03期
10 刘树海;牛锡云;朱珉;;青钢负能炼钢概述[J];连铸;2008年01期
11 林传桥;;转炉炼钢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12 钟甬芳;;1980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J];钢铁;1981年02期
13 蒋仲乐,李名俊;转炉炼钢的节能方向[J];冶金能源;1982年02期
14 扬文;;转炉炼钢精炼方法的改善[J];钢铁研究;1984年01期
15 吴蓉华;;浅议旋转氧枪转炉炼钢法在我国的开发价值[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2期
16 栗政华;转炉炼钢与工序能耗[J];钢铁钒钛;1987年01期
17 喻淑仁;;用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氧气转炉炼钢终点命中率[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8 倪家麟;;马钢二钢转炉全连铸又创新纪录[J];连铸;1997年01期
19 周全庆;苑庆科;张贵玉;;3号转炉挖补试验总结[J];本钢技术;1997年06期
20 丛林;逄亚男;;莱钢80t转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冶金动力;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操;朱荣;尹振江;侯娜娜;陈伯瑜;汪灿荣;柯建祥;;基于30t转炉的COMI炼钢工艺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王玉胜;闫卫兵;王海龙;杨雄伟;;转炉炼钢快速成渣工艺分析[A];河北省2011年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与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亚芬;杜斌;陈军鹏;;宝钢转炉过程控制模型研究应用新进展[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4卷)[C];2005年
4 郭亚芬;杜斌;陈军鹏;谢树元;;宝钢BRP炼钢新工艺过程控制模型研究与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慧霞;朱荣;韩丽辉;李存牢;石立光;;转炉炼钢氧气射流技术的研究[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薄涛;刘世平;王得卫;左威;;PLC在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应用[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周明;;Sivacon MCC产品在炼钢系统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赵广谙;张春辉;;120吨转炉炼钢模型应用分析[A];2010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9 李涛;许晓东;;转炉脱磷冶炼工艺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何平;赵舸;杨睿;刘浏;高波;刘锟;张天金;薛成伟;陈伯瑜;赖兆奕;陈新喜;;福建三钢钢松转炉炼钢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心哲;SVM和CBR的建模研究及其在转炉炼钢过程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许凌飞;基于炉口火焰光谱信息的转炉炼钢终点在线碳含量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凤银;基于辅料资源运行特性的转炉炼钢过程建模及优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2 孙海洋;转炉炼钢终点指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文龙;顶吹转炉炼钢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代明桥;基于机理与智能方法的转炉炼钢过程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孔祥瑞;转炉炼钢终点优化控制模型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郑良峰;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炼钢终点控制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蔡冰尧;转炉炼钢终点碳温预报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8 姜力文;基于信息熵的转炉炼钢动态过程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琳;基于GA-BP混合算法的转炉终点优化控制模型[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黄金侠;转炉炼钢终点静态控制预测模型[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彭韶 甘丰 通讯员 林湘;广钢转炉炼钢样光谱分析数控自动采集系统投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2 王梅霞 张龙海;莱钢炼钢厂转炉炼钢技术走向智能化[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明;生存法则之——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郭;新日铁广畑厂转炉炼钢年用废轮胎12万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5 道尔吉;现代转炉炼钢技术及资源保护问题[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记者 杜新蒙;马钢三钢轧总厂炼钢创历史新高[N];安徽经济报;2008年
7 黄建东 译;提高操作安全性 缩短冶炼周期[N];中国冶金报;2008年
8 陶少清;LD转炉炼钢的趋势及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9 本版编辑 齐瑞普 申春雷 张亚男;首钢迁钢转炉炼钢自动化成套技术通过评审[N];中国冶金报;2008年
10 胥昌第;转炉炼钢:应注重合理匹配和优化调整[N];中国冶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