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热风炉燃烧期格子砖温度分布因素初探
【摘要】:目前,国内热风炉风温普遍较低。为优化热风炉设计,提高热风温度,建立了热风炉蓄热室内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应用程序软件,探讨了不同的操作参数如操作制度、操作周期等和高度对格子砖温度场分布、气体温度分布和格子砖蓄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和格子砖的温度在高度上呈线性变化;通过将单位时间的煤气量翻一倍左右进行强化燃烧的方式可以将燃烧期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并且能使格子砖蓄热最达到要求的水平:当蓄热室高度降为原来的79.8%时,其蓄热量仅为原来的91.9%,但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将燃烧时间延长为原来的1.2倍就可达到原来蓄热量的96.5%;当周期延长20%蓄热量增大11.7%,周期延长40%蓄热量增大19.5%, 可见周期的影响是逐渐减小的。
|
|
|
|
1 |
聂红,李文忠,谢安国;热风炉蓄热室温度场热态模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2 |
罗圣,鲁俭,陈义胜,贺友多;蓄热式热风炉操作制度的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3 |
郑忠;黄振艺;;基于FLUENT的热风炉蓄热室传热及操作制度研究[J];工业加热;2008年05期 |
4 |
郭敏雷;程树森;张福明;全强;;热风炉送风期格子砖温度分布计算[J];钢铁;2008年06期 |
5 |
胡高强;缪广弟;靳希圣;邱玉田;;二段式蜂窝孔热风炉[J];钢铁;1966年02期 |
6 |
张立麒,郑楚光,汪海;热风炉蓄热室内温度场的简化模型[J];冶金能源;2004年02期 |
7 |
关庆富;;热风炉蓄热室下部过烧事故分析及预防[J];本钢技术;1996年06期 |
8 |
陈义胜,张捷宇,那树人,贺友多,郝志忠,邢铭,包耀宗;热风炉蓄热室内气流分布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钢铁;2000年08期 |
9 |
邢改兰,刘应书,吴启常;格子砖热工特性对蓄热室内换热的影响[J];矿冶;2003年03期 |
10 |
唐兴智;鞍钢热风炉现状与发展[J];四川冶金;1997年01期 |
11 |
费薇;热风炉的改造[J];工业炉;1996年02期 |
12 |
刘德华,林家生,王纬;第二代顶燃式热风炉的研制与实践[J];钢铁;1998年08期 |
13 |
吴钢生;郝志忠;唐宝一;;包钢炼铁厂高风温生产实践[J];炼铁技术通讯;2002年04期 |
14 |
陈兴家;鞍钢10号高炉高风温热风炉设计[J];炼铁;1995年05期 |
15 |
吴钢生,郝志忠,唐宝一;包钢炼铁厂高风温生产实践[J];钢铁;2001年06期 |
16 |
邱龙宝;;我厂是怎样提高风温的[J];钢铁;1976年01期 |
17 |
陈义胜,张捷宇,那树人,贺友多,包耀宗,董伟军,邢铭,郝志忠;热风炉冷风分布的计算机模拟研究(Ⅰ)[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8 |
胡廷显;;石球热风炉的试验与研究[J];钢铁;1960年03期 |
19 |
陈映明;热风炉用耐火材料的选择[J];炼铁;1995年01期 |
20 |
赵建,王新田,徐书刚;旋流顶燃式热风炉的应用[J];冶金能源;2004年06期 |
|